王春琳:与对虾、梭子蟹、乌贼等海产品养殖专家
王春琳,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水产动物养殖研究所教授,致力于海洋生物养殖技术的探索与推广。他的研究涉及对虾、梭子蟹、乌贼等海产品的养殖技术,为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王春琳教授表示,乌贼养殖产业化程度不高,是他一直致力于研究的领域。从人工育苗到放归大海,王春琳团队已成功育出120多万尾乌贼苗,其中70多万尾放归大海。尽管目前还无法进行产业化操作,但这一成果为乌贼养殖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梭子蟹人工育苗:科研团队的成果自1994年起,王春琳团队就开始了对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的研究。梭子蟹种类繁多,其中三疣梭子蟹和红星梭子蟹尤为受到市场青睐。王春琳教授表示,梭子蟹的研究与获奖成果体现了由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舟山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的力量。
姓名 | 工作单位 | 职称 | 通信地址 | 联系方式 |
---|---|---|---|---|
王春琳 |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水产动物养殖研究所 | 教授 | 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宁波大学海洋学院315211 | 电话:0574-87600356,传真:0574-87608347 |
王春琳教授对虾蛄的研究有较高的造诣,从1990年起,研究了虾蛄的基础生物学、暂养与运输技术、繁育生物学、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等。这些研究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为我国虾蛄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经济效益超过5亿元。
王春琳教授的成果与贡献王春琳教授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农业转化项目、省、市级科研项目17项,参加省、市级科研项目12项,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学术专著4部,研究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8项。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春琳团队对梭子蟹的人工育苗、养殖与加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通过改变蟹卵的性别比例,可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梭子蟹的经济价值。此外,他们还针对梭子蟹的抗病能力进行了研究,通过筛选抗病蟹苗,提高了梭子蟹的养殖成功率。
在乌贼养殖过程中,王春琳团队遇到了许多挑战。比如,乌贼的摄食习性使得饲料投喂成为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通过优化饲料配方,降低饲料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同时,他们还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团队协作:共筑海洋养殖梦想王春琳团队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他们从不同领域、不同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强大的团队协作力。正是这种团结协作,使得他们在海洋养殖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王春琳和他的团队在海洋养殖领域的探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创新、勇于挑战,才能在海洋养殖这片广阔的天地中收获丰硕的果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