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水是提高青虾放苗成活率的关键,需掌握适宜的肥度、营养和微生物平衡
在青虾养殖过程中,肥水是提高放苗成活率的关键环节。适宜的肥度、充足的营养和平衡的微生物环境,是保证虾苗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毒素类型 | 解除方法 |
---|---|
体内毒素 | 生物有机酸、各种酶、免疫蛋白类物质 |
三嗪类、水溶性抗生素 | 氧化性物质 |
可溶性物质过多 | 减少沉积、污染塘底,控制沙虫滋生 |
卤素类 | 硫代硫酸钠 |
强碱、藻毒素、重金属类 | 有机酸、维生素B、维生素C |
海因类消毒剂 | 打破海因类苯环的物质 |
选择可溶性好、不溶性物质过多的肥料,以避免沉积和污染塘底。
根据清塘、消毒药物的性质选择相应的解毒产品。
科学施肥,避免水质指标波动过大。
肥水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肥水前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药物失效。
肥水前要下足量的解毒剂以去除药物残留。
肥水时要掌握适宜的肥度,保持水质稳定。
肥水对青虾放苗成活率的影响指标 | 数据 | 案例来源 | 时间节点 |
---|---|---|---|
青虾放苗成活率 | 提高10%-20% | 某水产养殖场 | 2021年3月 |
虾苗生长速度 | 提高15%-25% | 某养殖合作社 | 2020年6月 |
在青虾养殖过程中,肥水前的解毒工作至关重要。想象一下,水质犹如一片湖泊,若其中杂质过多,青虾的生存环境便岌岌可危。因此, 要确保水质清澈,无有害物质残留。比如,粪肥使用过多后,亚硝酸盐含量往往会升高,化肥使用过多后,氨氮含量极易升高。这两种肥料使用不当,都会大幅降低青虾放苗成活率。
肥水是保证虾苗成活率的必需条件。池塘中的肥水可以为虾池提供丰富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获得充足的溶氧。同时,藻类也是生物,它们需要吃饭,而这些食物就是从塘底摄取的无机盐、矿物质。因此,底好水色就一定好,而水色好底质不一定好。在肥水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持水体一定的肥度,这是水质稳定的基础。
放苗前,水质检测不可少在放苗前,一定要进行水质检测,尤其是使用粪肥、化肥肥水的池塘。要密切检测水体的亚硝酸盐、氨氮含量,一旦超标,要及时进行处理,以免影响青虾的放苗成活率。放苗前10天左右可以进行肥水,以保证池水中有足够数量的浮游生物,这是提高虾苗成活率的技术关键之一。
肥水策略,因地制宜在肥水策略上,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选择粪肥肥水时,一定要发酵完全。最好用前使用EM菌浸泡、发酵;使用化肥肥水时,适当搭配藻种,可有效预防氨氮过高的现象;选择可溶性有机肥肥水,要多量多次使用。
肥水后的管理,不可忽视肥水后的管理同样重要。要定期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防止水质的突然改变。同时,还要注意观察青虾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例如,若发现饵料不足,即饲料投下1~2小时后,虾有较多的空胃或半胃现象,则应加大投喂量,特别是在放养前期,应注意投喂优质饲料,并掌握适宜的投喂量。
肥水技术,关键在实践青虾养殖的肥水技术,关键在于实践。只有深入了解肥水利弊,才能扬长避短,掌控水质,驾驭养虾局面。通过本文的案例分享,希望对广大青虾养殖户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