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千亩万寿菊项目,以万寿菊种植为基础
清水县把松树镇左李村、杏林村等代王梁一带纳入全县五个乡村振兴片带之一的万亩中药材示范片带,并对合作社流转撂荒地30亩以上复耕复种发展产业的给予资金补助。松树镇抢抓乡村振兴示范片带建设机遇,在全镇14个村大力推广种植万寿菊,着力打造特色富民产业,打好产业兴旺的主动仗,以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万寿菊,又称臭洋菊,用途广泛,除了可以提炼食用色素外,其提取物在化妆品、医药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部分产品供出口,平均亩产可达3吨,扣除成本还有3000元/亩的纯利润。而且万寿菊容易栽种、管理方便、花期长,最少有三个月花期,摘了一茬它又会长出一茬。
把发展集约化特色产业作为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效途径,精心制定产业规划。万寿菊作为农业转型升级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带动中药材种植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今年,陇西县永吉乡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富民强村总要求,通过统一提供农资、技术和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动产业发展。
富民县赤鹫镇在继续与云南畦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土豆供销合同的基础上,又与云南瑞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万寿菊种植合作协议,引进万寿菊种植,在辖区内的8个村委会栽种或试种了1138亩。同年10月,赤鹫镇普黑泥村成立了富民银盆种植合作社,专门从事万寿菊收购工作,共完成收购成品鲜花780余吨,实现农业产值85.8万元,取得了很好的收成和效益。
少能为广大群众增加纯收入800余万元。并在赤鹫投资建厂,拟建立长期合作发展关系,规划建设“赤鹫镇5000亩万寿菊产业基地”,通过建设赤鹫镇5000亩万寿菊鲜花种植基地和万寿菊颗粒加工基地,逐步实现年产1.5万吨万寿菊鲜花、1000吨万寿菊颗粒规模、带动赤鹫镇及周边区域万寿菊产业发展的目标。
在甘肃镇原县孟坝镇千亩万寿菊富民产业示范基地里,峁合村村民苏孝莲摘着万寿菊花蕾告诉中新网记者,在这里打工每天有100元收入。去年,乡里引进万寿菊种植项目,曾当过村主任的赵赫魁带头试种50多亩,当年就实现了增收。
万寿菊种植技术培训5月17日,在松树镇杏林村的千亩万寿菊种植示范点上,正在进行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技术培训会。来自左李村、杏林村等14个村的60多名群众正在接受万寿菊种植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技能,为丰收奠定基础。
特色农业助力农民增收以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为抓手,量身定制特色农业,不断强化特色优势产业对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2016年,赤鹫镇继续与该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扩大种植面积,10个村委会共种植万寿菊3800余亩,预计产量1.2万吨左右,毛利润1200万元左右,预计最少能为广大群众增加纯收入800余万元。
合作社名称 | 种植面积 | 产量 | 产值 |
---|---|---|---|
富民银盆种植合作社 | 1138亩 | 780余吨 | 85.8万元 |
赤鹫镇5000亩万寿菊产业基地 | 5000亩 | 1.5万吨 | 待定 |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万寿菊种植项目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持。因为项目的不断推进,相信会有更多农民受益,实现共同富裕。
富民千亩万寿菊项目,以万寿菊种植为基础,助力农民增收。已经讲清楚了,现在聊聊万寿菊增收,农民致富新路径吧。
我的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了60多亩万寿菊,虽是第一年尝试种植,也收入了近3万元。万寿菊管理相对粗放,病虫害少,成活率高,每亩纯收入500元不成问题。李勤财信心满满地说。
时下,正是万寿菊盛开期。走进富民县赤鹫镇辖区,仿佛置身于“金色花海”。3800亩万寿菊进入了收获季。按计划,今年该镇万寿菊种植面积将达5000亩,届时,预计可增加农业产值1250万元,人均增收1250元,万寿菊成为赤鹫人民的致富之花。
立秋时节,走进临洮县太石镇上咀村,一片桃林映入眼帘,一个个又大又红的桃子挂满了枝头,处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今年,太石镇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推、群众参与”的思路,聚力发展“桃”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