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龟背天牛是危害荔枝树的重要害虫
荔枝,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的特色水果,其生长过程中时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扰。霜疫霉病、炭疽病、荔枝蝽蟓、蒂蛀虫、龟背天牛和小灰蝶等都是常见的病虫害。在这些敌人中,龟背天牛尤为可怕,其危害程度不容小觑。
荔枝蒂蛀虫的防治相对简单,定期将荔枝树下的枯枝、落叶清除,可以有效减少其滋生环境。
荔枝树的虫害也是危害树体生长及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以荔枝蝽、花果蛀虫、荔枝瘿螨、尺蠖、天牛类、蛀蛾类、蚧类、蓟马类、荔枝叶瘿蚊等为主。防治这些虫害需要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
生物防治:杀天牛线虫制剂的应用 龟背天牛的防治策略龟背天牛的虫口密度与品种、树龄关系密切。一般早熟品种如妃子笑、黑叶虫口密度较高,幼龄树危害较重。平地、低洼地、塘边、河涌边的植株被害率比较高。
形态特征 | 描述 |
---|---|
成虫体长 | 20~35毫米 |
鞘翅颜色 | 黑色,翅上面有多个橙黄色斑块 |
触角长度 | 雌虫与鞘翅等长,雄虫超过鞘翅2~3节 |
卵 | 长椭圆形,长约4.5毫米,乳白色 |
幼虫 | 扁圆形,长约60毫米,乳白色 |
于成虫盛发期组织人力捕捉成虫。利用其伪死性,用竹枝击落捕捉,集中消灭。8~12月检查树冠枝条,发现有虫粪排出,用螺丝刀挖开坑道,捕杀幼虫。
化学防治:注射虫孔与堵塞坑道龟背天牛在广东一年发生1代,成虫于7月大量羽化,8月为取食、交尾、产卵盛期。幼虫8月下旬至9月孵化。当幼虫已进入树干木质部时,可用80%敌敌畏乳油或20%天牛灵乳油100倍液等注射虫孔,或者用棉球蘸药液堵塞坑道,以杀死幼虫。
防治适期与防治方法龟背天牛的防治适期为每年的11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的1~2龄幼虫期。可用20%天牛灵乳油200倍液喷洒树冠内膛。实践表明,利用喷雾方法防治龟背天牛,省工、省时,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荔枝龟背天牛是荔枝树的重要害虫,其危害不容忽视。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我们可以有效防治龟背天牛,保护荔枝树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荔枝产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病虫害问题始终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中,龟背天牛作为一种常见的害虫,对荔枝树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将围绕荔枝龟背天牛的防治策略展开,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为荔枝种植户提供实用的防治指导。
以某地区为例,近年来,荔枝龟背天牛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该地区荔枝龟背天牛的发生率已超过30%,对荔枝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龟背天牛,顾名思义,其特征是鞘翅上有黑色和橙黄色的条纹,形似龟背。成虫体长20-35毫米,宽8-11毫米。幼虫则钻蛀枝干木质部,形成纵向坑道,严重影响水分和营养的运输,导致树势衰弱,严重时甚至整株死亡。
在实际生产中,种植户可以通过观察荔枝树的生长状况,如枝条枯萎、树势衰弱等现象,初步判断是否受到龟背天牛的侵害。
未来展望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荔枝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将更加多样化。未来,有望通过基因编辑、生物防治等新技术,进一步提高荔枝产业的抗病虫害能力,为我国荔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