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段木香菇种植技术,利用段木培养香菇
日本段木香菇种植,是一种独特且高效的香菇栽培方式。它利用段木作为培养基,不仅提高了产量,还显著提升了香菇的品质。
特点 | 描述 |
---|---|
产量提升 | 总产量可达段木重量的20~35% |
品质优化 | 下雨时水分含量增加,品质变坏,晴天采摘品质最佳 |
选择合适的树种:适用树种为栎、栗类,树龄为10~30年,树径5~25厘米。
适期接种:接种最适时间为2~3月,气温稳定在10℃左右。
接种后堆放:接种后的段木要堆放一个月,以促进菌丝生长。
在种植过程中,以下管理要点有助于提高香菇产量和品质:
菌丝生长量:菌床中100克干菌丝体量可产28克干香菇,200克可产60克,300克可产95克。
发菌环境:要求无直射光、通风、排水良好、湿度较低。
出菇管理:搬至适宜场地堆码,便于出菇,保持“四干六湿”、“七阴三阳”的环境条件。
案例:某日本农场,采用段木香菇种植技术,菌床成熟后搬至适宜场地,当年秋季可发生一些“报信菇”,第二年秋天大量发生,1~3年的菌床发生量最多,自然发生约持续5~6年。
在段木香菇种植中,选择合适的树种至关重要。以栎、栗类树木为佳,树龄10-30年,树径5-25厘米。在树叶三分枯黄时采伐,经过处理后,截成1-1.2米长的段木,剃枝时留3-4厘米长。这样的处理既保证了段木的适宜性,也为后续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接种是段木香菇种植的关键环节。接种时间选择在2-3月,气温稳定在10℃左右,阴天接种最佳。接种孔密度和纵列距离一般为段木断面直径值的1/2,接种孔数为段木断面直径值÷2×6。接种后的段木需堆放一个月,以利于菌丝生长。
接种后的段木应堆放如林地周围或宅地。使用枝条、薄膜或草席进行覆盖,以调节湿度。堆放期间,要保证无直射光、通风、排水良好、湿度较低等条件,达到“六干四湿”、“三阴七阳”的发菌环境。
段木香菇的排放场地应选择通风良好、排水方便、空气湿度在70-80%的地方。排放前,清除场地杂草枯枝。根据场地情况,采取不同的排放方式,如“人”字形、井字形或复瓦式。排放后,每隔1-2月将段木上下倒换一次,以促进菌丝均匀生长。
当菌床成熟即将出菇时,应搬至适宜场地,呈“人”字形堆码。出菇场要求“四干六湿”、“七阴三阳”的环境条件。出菇前,如遇1-2次透雨最为理想,如无雨水则要进行人工喷水和打木惊蕾。采摘时,根据香菇的肉厚和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采摘。
段木香菇种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周期长等优点。因为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种植规模的扩大,段木香菇种植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段木香菇种植技术将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等方面持续优化,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