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县良种牛养殖普及率高达90%以上
今年,新和县将扩大牲畜养殖规模、优化畜群结构作为发展畜牧业的主攻方向,专项扶持资金助力引进种公牛、建青黄饲料贮窖,尕依提·买买提等32户农牧民购进优质奶牛。同时,性控技术和免费冷配冻精等措施,大幅提升黄牛改良力度。
县益可达秦川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新和县以养牛产业为主的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将鸽子特色产业打造为乡村振兴、就业增收的新经济增长点。乳鸽成活率高达90%以上,2021年销往浙江、甘肃等省400余头牛。
“3月份乡里给我发放了5万元贴息贷款,我从伊犁买了4头黑白花奶牛。现在3头奶牛已经开始产奶,每天仅卖牛奶就有200多元的收入。”玉奇喀特乡库孜来克村肉牛养殖户尕依提·买买提的喜悦溢于言表。
祁连县东西部以草地畜牧业为主,中部则是农牧结合。畜种构成以藏羊、牦牛为主,中部农区有部分草地放牧牛、羊,绵羊育肥,近年黄牛饲养量逐年增加,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全县户均占有牲畜,黄牛5400头,奶牛存栏4500头,年出栏牲畜46万头只。
新和县西门塔尔牛肉深受内地客户欢迎,今年销往浙江、甘肃等省400余头牛。湖南省市场35头订单已接,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新和县邀请河南省鼎元种牛育种有限公司畜牧养殖专家组成的教授团对有意愿从事畜牧养殖的人员及35名养殖户进行了专项培训,提升养殖技术。
村民艾萨江·木萨在康普森养殖园有限公司务工已有3个多月的时间,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养殖园里的育肥牛投喂草料,工作不累还离家近,他乐在其中。
新和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以养牛产业为主的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以市场为导向谋划布局,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统一规划,逐年推进集中饲养,树立品种优先的观念,推进母牛良繁工程和规模化养殖园区工程两大养牛工程。
2010年末,全县存栏肉牛9.5万头,出栏肉牛6.4万头,实现畜牧业产值17138万元,占全县畜牧业产值的41.8%。全县80以上农户养牛,养牛户人均养牛收入108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2011年被中国畜牧业协会确定为基础母牛养殖全国示范县。
当地企业无力投资,对外招商引资受贫困山区自然条件限制,进展不理想。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对策包括大力推广标准化养牛技术,重点普及良种扩繁、规模养殖、强度育肥、疫病防控等四项关键技术,建立标准牛舍,改传统放牧为...
截至目前,新和县已引进各种良种牛360头,完成冷配4962头,全县良种牛达1.56万头,良种牛养殖率达91.5%。
牛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年份 | 肉牛存栏量 | 肉牛出栏量 | 畜牧业产值 |
---|---|---|---|
2010年 | 9.5万 | 6.4万 | 17138 |
2011年 | 10.2万 | 6.8万 | 18000 |
2012年 | 10.8万 | 7.2万 | 19000 |
在广袤的新和县,牲畜养殖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引领致富的新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添砖加瓦。下面,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一现象背后的具体案例。
种公牛引进,提升畜群品质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