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新疆巴州依托丰富草原资源,正构建以马养殖为核心的全产业链体系

新疆巴州,这片广袤的土地,正以其丰富的草原资源为基础,构建起一个以马养殖为核心的全产业链体系。本文将深入探讨巴州马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前景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

新疆巴州依托丰富草原资源,正构建以马养殖为核心的全产业链体系
巴州马养殖产业发展现状

巴州能源富集,是我国能源资源重要战略接续区。围绕新疆三基地一通道建设,打造产值千亿级石油新城、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推动油气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与此同时,巴州也在积极推进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

王建伟是博湖县的牧民,2008年,他接触赛马后,喜欢上了赛马。为了驯出优良赛马,他还专门聘请了驯马师。这几年,他陆续引进了16匹优秀的良种马,正着手进一步改良本地马种。

据国家统计局巴音郭楞调查队调查显示,2013年末,巴州马匹存栏3.29万匹,比上年增长6.12%;马肉产量达1205吨;初步形成了马养殖产业体系。

年份 马匹存栏 马肉产量
2012年末 3.11 1170
2013年末 3.29 1205

马养殖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养殖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近年来,因为竞技、旅游、休闲用马需求的增多,调动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养好马、养良种马的积极性。据国家统计局巴音郭楞调查队调查显示,和静、和硕、博湖、焉耆等县都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提出了发展本地马产业的思路。

产业转型升级策略

加强品种改良,提高马匹品质。

拓展产业链,发展马匹养殖、加工、销售、旅游等相关产业。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巴州马养殖产业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利于提升当地农牧民的经济收入,也有助于推动新疆畜牧业全产业链的发展。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巴州马养殖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巴州,一个被能源资源富集的美丽之地,正以七大产业新战场为基点,构筑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巴州马产业链悄然崛起,成为草原养殖的新典范。

新疆巴州依托丰富草原资源,正构建以马养殖为核心的全产业链体系

巴州马养殖产业体系初具规模,马匹存栏量达到29万匹,马肉产量达1205吨。这背后,离不开巴州第一个良种马专业合作社——腾飞良种马专业合作社的辛勤付出。合作社社员达128名,拥有1558匹马,培育出的550匹杂交马驹价值高达上千万元。

阿卜来提·乃木图力,合作社的创始人,他的故事只是巴州马养殖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巴州从周边地区和国外引进优良马种,与本地焉耆马杂交改良,提升了本地马群的品质。改良马的体质较好,步伐好、速力快,满足了竞技、旅游、休闲用马的需求。

巴州马产业链的延伸,让乳清变废为宝。以前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1800吨乳清都浪费掉了,现在通过产业链延伸,一年可生产乳清酒180吨、乳清醋1620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巴州马产业链的未来,充满希望。新疆现代马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全区马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将达到XXX亿元。巴州正以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为目的,朝着集约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2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