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大黄鱼养殖的寄生虫病

大黄鱼,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其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只是,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作为一种严重危害大黄鱼养殖的寄生虫病,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深入探讨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的各个方面,为养殖户提供有效的防治策略。

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大黄鱼养殖的寄生虫病
一、流行情况

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在每年的3月中旬至8月最为流行,水温在15度至30度之间,尤其是20日龄以上的鱼苗,在池水换水量不足4/5时最易发生。此外,网箱养殖、池塘养殖等不同养殖模式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风险。

二、症状及病理

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的初期症状表现为鱼苗背部、各鳍上出现少量白色小点,鱼体因受刺激发痒而擦池底、池壁、网衣或在水面上跳跃。中期,鱼体体表、鳃、鳍等感染部位出现许多0.5mm至1mm的小白点、粘液增多,严重时鱼体表皮覆盖一层白色薄膜。

三、预防技术
预防措施 具体操作
降低盐度,淡化浸洗 将池水盐度降到15‰,饲料5-7天或在10‰海水中浸洗3-4小时,每天一次,连续2-3次。
生石灰泼洒 在有效浓度及最短有效时间内,以生石灰、淡水处理,无论在操作、成本、效果上都比其余几种药物好。
病死鱼及时捞出 病鱼死后,有些隐核虫会离开鱼体形成包囊进行增殖,因此要及时捞出病死鱼。

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0.7PPm至0.8PPm硫酸铜药浴10-12小时,待粘液大量排出后,全池吸污并彻底换水或鱼苗倒池。

用100ppm福尔马林药浴3分钟,以不超过5分钟为限。

灭虫灵60-100ppm,在清晨将网衣拉到一边,并提到离水面0.5左右均匀泼洒,保持20-30分钟或将鱼捞到帆布袋内浸洗。

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大黄鱼养殖的寄生虫病
二、具体病例分析与治疗策略

福建省霞浦、宁德、福清等地曾发生大黄鱼隐核虫病例。针对此类病情,我们采取了以下治疗措施:将病鱼移入淡水或低盐度海水中浸泡,通过降低盐度使体表的隐核虫提前脱落。此外,我们还使用了福尔马林和灭虫灵等药物进行药浴,有效杀灭病原虫。在处理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了病鱼的生存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法,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1. 池塘、育苗池等养殖水域定期换水、消毒,改善水质环境,降低虫体感染风险;

2. 控制养殖密度,避免因密度过高导致感染率上升;

3. 养殖过程中,注意观察鱼群动态,一旦发现病鱼,立即隔离治疗;

通过本案例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大黄鱼隐核虫病的流行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在面对此类病害时,我们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为大黄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隐核虫病的防控工作亟待加强。我们相信,通过不断深入研究,探索出更为有效的防控技术,有望降低大黄鱼养殖隐核虫病的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2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