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泥鳅田螺混养技术,一种高效利用水域资源的新型养殖模式

因为生态环境的恶化,野生资源日益稀少。而泥鳅养殖成本低,人工养殖技术前景可观,成为了一种新的商机。本文将详细介绍泥鳅田螺混养技术,一种高效利用水域资源的新型养殖模式。

泥鳅田螺混养技术,一种高效利用水域资源的新型养殖模式
二、选种

在泥鳅田螺混养中,选择合适的种苗至关重要。田螺最好是在田中大量收集的野螺,然后集中到自己的养殖田里去养殖。泥鳅购买种要选择颜色正常,有光泽、个头大、有活力,精神状态良好的泥鳅,也可以捕捞野生泥鳅放养。

四、饲喂

螺狮使的水中浮游生物丰富、一些原生动物、还有水生植物,都可以成为水中的泥鳅的饲料。螺狮产下螺狮卵是泥鳅主要的饲料。而且田螺可以吃泥鳅的排泄物,两者之间形成互利共赢的方式生存。有时也可以人工投喂蔬菜、粮食、骨粉、鱼粉来补充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泥鳅和田螺混养,互相为食,可以很好的生存在一个水生环境下。通过以上介绍就可以知道,这种模式的好处,可以最大程度的解决饲料喂养的方式。

混养模式的优势

泥鳅:泥鳅是一种底栖鱼类,主要以水中的有机碎屑、藻类、微生物等为食。

我国稻田众多,因地制宜开展稻田养殖泥鳅,是创造高效益生态农业的新型模式。近年来,因为渔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特种水产养殖业的兴起,泥鳅养殖受到各地的重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养殖之前,要选择养殖水稻田,要求排灌方便,保水好,田深一些,加固下田埂,防止泥鳅打洞逃跑。最好底部淤泥较多,这样腐殖质含量高,干旱时也不容易缺水。进水口排水口要准备好,覆盖网纱。

放养的标准为5cm规格的泥鳅苗按8000尾/亩投放,田螺不拘大小按1500~2000只/亩投放。放养前田螺和泥鳅都要用高锰酸钾浸泡一下消毒杀菌,杀死体表的寄生虫,然后再放养。

放养时田中要养一些浮萍水草和螺狮一起供泥鳅食用。放养头三天不喂食饲料。后期观察水中有无自然食物,不够再投放一些豆浆之类的饲料。

泥鳅田螺混养技术在我国多个地区得到了应用,如江津、宜城市郑集镇等地。这些地区的实践证明,这种混养模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地区 混养模式 亩产 时间节点
江津 水稻泥鳅青蛙混养 上万元 近期
宜城市郑集镇 稻田泥鳅田螺混养 上万元 近期

以上数据来源于华龙网区县,具体时间节点为近期。

泥鳅田螺混养技术,一种高效利用水域资源的新型养殖模式

五、效益分析

泥鳅田螺混养模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一方面,这种模式能有效提高水域资源利用率,实现一水多用;另一方面,混养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有助于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以江津地区为例,泥鳅田螺青蛙混养模式的亩产可达万元以上,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六、未来展望

因为人们对水域资源利用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泥鳅田螺混养技术有望在我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未来,我们可以预见,这种生态养殖模式将在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