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青梅种植助力农民增收,推广青梅产业

正成为上杭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青梅产业生产现状

青梅种植助力农民增收,推广青梅产业
年份 青梅种植面积 占果树面积比例 投产面积 鲜果总产 占果树总产比例
2006年 2000 29.9% 1300 6368 21.8%
近年来 推广适应加工市场需求的白粉梅、青竹梅品种,推行标准化栽培,建立连片梅园186片,面积达933.3公顷,占总面积的46.7%

青梅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打破旧的种植观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群众找到了新的增收路子。

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大力改良青梅种植,扩大规模,把青梅打造为“一村一品”的特色品牌产业。同时,由于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大环境萧条,以...

青梅的营养价值丰富、种植前景和发展非常乐观,青梅种植户将全力打造优秀的绿色健康食品,依靠科学的青梅种植技术,为消费人群提供安全、新鲜、优质的水果。

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推广有机青梅种植技术此次汕尾活动周的启动仪式在陆河县东坑镇大新村横坑有机青梅种植示范基地举行。

种植青梅鼓胀了陆河农民的荷包,满山遍野的青梅还成了陆河建设生态旅游县的重要资源。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陆河县委在调研中发现,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户中有相当部分是靠种果致富的,这对实现当地农民增收有普遍意义。

每户至少种植有3亩多的青梅,大户的甚至有十多亩。农户种植青梅每亩增收2000元左右。据了解,今年三月,里洞镇与广东甜心屋食品有限公司达成了长期的收购协议。这不仅给整个新兴县凉果生产企业后方生产提供“坚强后盾”,形成稳定的规模化收购,也为里洞镇农民辛苦种植的青梅果谋到了好的销路,给种植青梅的农户吃下“定心丸”

近年来,由于青梅产业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省青梅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经在6个市、14个县区中推广种植青梅,共有青梅果...

“今年又是一个丰年,”站在自己家的青梅园子里,东坑镇大兴村的种果大户谢石水掩饰不住满脸兴奋地告诉记者,“去年我收成1000担,刨去各种费用,净收入有5、6万块哩!”尝到了种果的甜头,像谢石水这样的种果户在陆河县越来越多。地处高寒山区的石塔村曾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几年前,这个800多人的村子35岁以上的光棍有30多人,这几年,村里靠“耕山种果”,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路。村干部告诉记者,目前全村种植青梅2000余亩,产量达到6000多担,单次一项,村里人均纯收入3000多元,水果收入2万元以上的农户有近30户,九成农户用上了电话,电视、音响、摩托车等高档品进入了高山上的农家,外地姑娘纷纷到该村安家落户,“光棍村”成了闻名遐迩的种果专业村。

荔波县农工局统计数据表明,2018年上半年全县新增青梅种植4150亩,青梅产业带动黎明关乡木朝村367户1478人贫困户增收致富。像李恩伟这样利用社...

为加快推进青梅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县青梅种植规模和管理水平,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0万亩青梅点染着陆河的村村寨寨,也带动了这个县的水果深加工。以加工青梅为主的伟能食品有限公司是县里扶持的农业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订生产购销合同,结成经济共同体。这个公司辐射带动了2000余农户发展青梅种植,去年收购加工青梅1500多吨,出口的梅胚远销日本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一些农户因此脱贫,去年带动贫困户种植青梅户均纯收入达2150元。为扩大加工能力,解决果农卖难问题,该公司最近在政府支持下,新上了集营养、食疗和保健于一体新型饮品——果醋项目,加工本地青梅的能力将达到5000吨以上。

部分县区政府发布了对青梅种植户进行前期种植补助相关政策,繁昌区2021年立项规划建设青梅健康小镇。为了促进青梅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今年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杨帆提出《关于加快发展青梅产业带动“梅”好乡村建设的建议》,他建议将青梅产业列入全省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推广示范产业,鼓励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并给予研...

青梅种植助力农民增收,推广青梅产业,打造绿色经济。的部分讲完了,接下来看青梅助农增收,绿色经济新引擎。

1.1 生产基地逐步完善

青梅种植助力农民增收,推广青梅产业

据统计,2006年上杭县青梅种植面积达2000公顷,占全县果树面积的29.9%。投产面积1300公顷,鲜果总产6368吨,占总产量的21.8%。近年来,推广适应加工市场需求的白粉梅、青竹梅品种,推行标准化栽培,建立了连片3.34公顷以上的梅园186片,面积达933.3公顷,占总面积的46.7%。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2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