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栽培技术:探讨金针菇生长环境、种植方法及管理要点
金针菇,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为了市场上备受欢迎的食用菌。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金针菇的生长环境、种植方法及管理要点。
温度:金针菇生长的最适温度为8~12℃,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生长。
湿度: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5%,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金针菇的生长。
光照:金针菇生长过程中需要散射光,避免直射阳光。
通风:金针菇生长过程中需要良好的通风,以保证空气流通。
1. 培养料配制常用的培养料有棉籽壳、甘蔗渣、木屑等。
原料 | 比例 |
---|---|
棉籽壳 | 75% |
米糠或麦皮 | 22% |
蔗糖 | 1% |
过磷酸钙 | 1% |
石膏粉 | 1% |
水 | 适量 |
采用分层辅料播种;每层料厚5~6厘米,共分三层,播种以穴播和撒播相结合,每平方米播菌种5~6瓶,用种量是底层、中层及四周各占1/5,料面一层占2/5,以保证四周及料面有较多的菌种封盖,并覆盖塑料薄膜培养。
接种后,将瓶或袋移进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2~25℃,菌丝生长蔓延后,由于菌丝的呼吸作用会产生发酵热,比室温高3~4℃,所以室温比菌丝生长的适温可低3~4℃。一般接种后2~3天,菌丝就开始萌发,10天后就能向料内纵深蔓延生长,约经一个月左右,菌丝就能长满全瓶。
金针菇的管理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菌床长出菇蕾后,温度应控制在8~10℃,空气相对湿度85%~90%,同时创造阴暗的环境,并注意控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0.114%~0.152%,以促进菌柄伸长,抑制菌盖生长,获得柄长、盖小的优质菇。
出菇期不宜喷水,否则会影响金针菇的正常生长。出菇后按同样的方法进行管理,可连续产菇4~5批。
3. 通风换气金针菇生长过程中需要散射光,避免直射阳光。当子实体形成后,在瓶口或袋口套上15厘米高的牛皮纸袋或用黑布遮住栽培房的门窗,促进菌柄生长,以获得小菌盖长菌柄的金针菇。
金针菇栽培技术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掌握了其生长环境和种植方法,并注意管理要点,就能成功种植出优质的金针菇。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
例如,棉籽壳培养基的配比为:棉籽壳75%,米糠或麦皮22%,蔗糖1%,过磷酸钙1%,石膏粉1%,水适量。
将混合原料加水拌匀,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装入容器中,进行灭菌处理。
选择优良菌种是栽培金针菇的关键。菌种应无朵菌、无虫害,菌丝健壮。例如,菌丝在pH 3至8.4范围内均能生长,但最适pH值为4至7,子实体形成期的最适pH值为5至6。
灭菌后,将菌种接入培养基中,每瓶菌种可接60至70瓶。
金针菇生长快速,一次种植多次收获。在清水中加入一点小苏打,因为金针菇喜欢碱性环境。
生料栽培容易污染杂菌,播种季节应选在10至15℃时进行。播种后15天菌丝能长满料面,30天菌丝深入料层约5厘米,40天左右即可进行催蕾出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