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茄子种植技术,利用茄子残枝再生能力
在农业领域,茄子作为一种常见蔬菜,其种植方式一直在不断更新与优化。今天,我们要介绍一种全新的茄子种植技术——茄子再生栽培,它能够高效延长茄子的采收期,实现优质高产。
茄子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即在其剪枝后,能够重新生长出新的枝叶和果实。这一特性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种植思路。通过合理修剪、管理和肥水调控,可以使茄子在收获后继续生长,从而实现延长采收期和增加产量的目的。
步骤 | 具体操作 |
---|---|
1. | 选择良种茄子:选择根系发达、长势强的早熟品种,如茄杂1号、茄杂2号、紫光大圆茄等。 |
2. | 培育壮苗:1月上旬在温室内进行营养钵育苗,一般每667m²生产田需播种床面积3m²,用种量50g。 |
3. | 适时修剪:10月下旬,晚霜后,留茄株主茎10厘米左右高,其余的枝叶全部修剪掉。剪口处用薄膜包好或用杀菌剂原药抹一下,以防病菌从伤口感染。 |
4. | 再生管理:茄子修剪后及时深中耕,并追肥浇水。中耕要结合浇水施复合肥,一般需中耕3次。植株隐芽萌发后,要进行抹芽整枝,选择2条健壮饱满长势好的作为新的生长枝留下,其余的全部抹去。 |
5. | 病虫害防治:重点抓好虫害的防治,主要有蓟马、红蜘蛛、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可用10%的吡虫啉3000倍液、25%的快杀灵1000倍液、15%的达螨净3000倍液、5%的抑太保1000倍液防治。 |
6. | 适时采收:一般修剪后40天左右就可采收第一批再生茄子,可坚持每天或隔天采收1次,一直收获到11月份为止。 |
延长采收期:通过再生栽培,可以使茄子在收获后继续生长,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
节省成本:省去种子、育苗环节,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提高经济效益:在秋冬淡季采收,满足市场淡季需求量,提高经济效益。
四、案例分享近年来,江苏省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采用茄子再生栽培技术,在设施农业大棚内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采用再生栽培的茄子产量比传统种植方式提高了30%,且品质更好,深受市场欢迎。
再生茄子种植技术,利用茄子残枝再生能力,实现高效种植。已经说过,下面看看茄子残枝再生,高效种植新途径。
一、培育壮苗,奠定良好基础在1月上旬,我们选择适宜的温室内进行营养钵育苗。每667平方米的生产田大约需要3平方米的播种床面积,种子的用量为50克。我们用55℃的水浸泡种子30分钟,然后用手轻轻搓去种子的表皮粘液。接着,在25-30℃的水中浸泡6小时, 搓洗粘液。最后,用纱布包好进行催芽,这样可以使出芽整齐且芽粗壮。
金锄头农业技术库利用茄子再生能力强的特性,采用茄子再生栽培技术,这是延长茄子采收期、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笔者连续六年利用保护地早熟栽培的茄子植株进行剪枝再生栽培,并采取整枝、摘叶、肥水调控等一系列栽培技术。
在10月下旬,晚霜过后,我们留茄株主茎约10厘米高,其余的枝叶全部修剪掉。剪口处用薄膜包好或用杀菌剂原药抹一下,以防病菌从伤口感染。
三、田间管理,确保生长健壮茄子修剪后,要及时进行深中耕,并追肥浇水。中耕要保证茄子根系生长。同时,要选择根系发达、长势强的早熟品种,如茄杂1号、茄杂2号、紫光大圆茄等。
在夏季高温期间,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重点要抓好虫害的防治,主要有蓟马、红蜘蛛、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可用10%的吡虫啉3000倍液、25%的快杀灵1000倍液、15%的达螨净3000倍液、5%的抑太保1000倍液防治。
四、病虫害防治,保障丰收茄子主要病害有黄萎病、褐纹病和绵疫病,实行3-5年轮作可有效控制黄萎病。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可防治褐纹病和绵疫病。茄子主要虫害有红蜘蛛和茶黄螨,可分别用40%乐果乳油800倍液和70%克螨特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
通过以上管理,茄子再生栽培技术能够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为种植者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