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大白菜种植,需掌握适宜播种期、土壤选择和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
秋季,正是大白菜丰收的季节。要想种出优质的大白菜,掌握适宜的播种期、土壤选择和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至关重要。
选择种植大白菜的地块, 要考虑土壤和茬口。适宜种植大白菜的土壤以肥沃的粉沙壤土、壤土、轻黏壤土为宜。避免选择沙土或沙壤土,因其保肥性和保水性差;也避免重黏土地,易感染软腐病。
选择品种时,应考虑大白菜的生长习性和市场需求。春季大白菜栽培必须选用冬性强、耐低温、耐先期抽苔、早熟、抗软腐病、高产、优质的品种。生长期短的早熟类型品种,其生长期一般在5个月左右。
三、种植时期整地前,要清除田间病残组织及杂草,清洁田园。种植前要深翻土地,每亩施腐熟农家肥4000-50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硫酸钾15-20千克或草木灰100-150千克。撒均匀后深翻20-25厘米,犁透、耙细、耙平,做小高垄,垄底宽40厘米,垄高15-20厘米。
直播田可以直接播种,每畦两行,行距50厘米,先用小犁开浅沟,将白菜种子撒入,浅覆土,踏实,用种量每667平方米150-200克。如果进行平畦育苗,用种量每667平方米100克,育苗面积60平方米。一般3天即可出苗,苗龄15-20天,幼苗长至4-5叶时进行移栽,株距60厘米,行距50-60厘米,每667平方米保苗2000株左右。定植后浇一次透水。
六、田间管理1. 水肥管理:缓苗后至莲座期注意控制水肥,不旱不浇,如果遇到大雨,及时排涝,然后锄地。白菜进入包心期后,结合浇水,追一次肥,每667平方米用尿素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追肥后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洒叶面硼包心剂促进包心。如果天气干旱,及时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进入十月,再追肥一次,适当控制浇水,保持地面见干见湿即可。
2. 病虫害防治:白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等。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背面初生水浸状淡褐色小斑点,斑点持续一段时间后在田间湿度大时长出白霉,叶片背面对应部位出现淡绿色斑点,逐渐扩大为黄褐色,枯死后变为褐色。霜霉病在白菜进入包心期后发生较重。
七、病虫害防治病虫害 | 防治方法 |
---|---|
蚜虫 | 以化学防治为主,常用药剂有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每7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
青虫类害虫 | 在白菜苗期、结球期均可造成危害,在包心之前要进行防治,常用药剂有苏芸金杆菌或Bt乳剂900倍喷雾,在傍晚和阴天效果更好,或者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防治,每7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
霜霉病 | 播种前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3%的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采用高畦种植,有利于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适期播种,播期在8月10日-20日。化学防治,田间出现病株后及时喷药。常用药剂有70%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者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以上药剂每7天喷一次,连喷两次,药剂要交替使用。 |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管理,相信您一定能够种出优质的大白菜。祝您种植成功,大丰收!
在秋季大白菜的种植过程中, 要考虑的是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例如,在北方地区,可以选择耐寒性强的“丰抗70”或“秦白二号”等品种。这些品种不仅能在低温环境下生长,而且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和产量。 秋季白菜的播种时间通常选择在立秋前后的3-5天内,对于生长期较长的晚熟品种,可以适当提前播种。在长江流域,一般播种期最好在8月中旬左右。播种后,要立即进行浇水,确保土壤湿润,以利于种子发芽。 三、整地施肥,优化土壤条件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或轻黏土进行种植。在播种前,要深翻土地,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4000-5000千克,并加入适量的磷钾肥,如过磷酸钙和硫酸钾,以提高土壤肥力。 大白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蚜虫、青虫等害虫的侵害。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进行防治。例如,蚜虫可以使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喷洒。对于青虫类害虫,可以使用苏芸金杆菌或Bt乳剂900倍喷雾。 在田间管理方面,要注意水肥管理。在缓苗后至莲座期,要控制水肥,保持土壤湿润。进入包心期后,结合浇水,追施尿素和硫酸钾,以促进叶球的形成。同时,要定期进行除草,保持田间清洁。 六、收获与销售,实现价值 秋季大白菜的收获期一般在大白菜紧实后,即11月份开始。收获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叶球。收获后,可以及时进行销售,确保收益。 秋季白菜的种植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到田间管理和收获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未来,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种植技术,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的蔬菜产品。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