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湖北汉川低湖田养殖泥鳅,探索生态养殖新模式

2013年9月,肖四红开始了他的泥鳅养殖生涯。每天起早摸黑,他吃住都在工棚里。为了引进泥鳅种苗,他亲自跑到潜江和仙桃进行考察和联系。在喂养过程中,他每天早晚都在泥鳅池边转悠,观察泥鳅的长势和防疫疾病,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如今,他拥有30亩养殖池塘,亩产泥鳅2500公斤以上,每年利润超20万元。

湖北汉川低湖田养殖泥鳅,探索生态养殖新模式

汉川市麻河镇被称为“藕乡”,几乎所有农户都从事莲藕种植。为了在特色农业中脱颖而出,顺河村的两位农民想到了一个创新的方法——在睡莲田里养殖泥鳅。这种种植与养殖的结合,为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低湖田养殖泥鳅,走上富裕路

汉川市西江乡联合村的低湖田地势低洼,种植庄稼难以保证收成。只是,这里却成为了肖四红养殖泥鳅的宝地。他流转了这片低湖田,投资建设了泥鳅养殖池。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泥鳅养殖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果。

“这块低湖田,原来茅草丛生,种水稻太低了,喂鱼要找挖机来挖池,工程太大了。肖四红流转后选择了喂泥鳅,现在开发得这么漂亮了。”随同的村党支部书记肖明章竖起了大拇指。

泥鳅养殖新模式,年入千万元

肖四红养殖的泥鳅品种为新品种,具有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的特点。他的养殖模式也颇具创新,每天收获三万斤泥鳅,年入千万元。这一成果吸引了周边农户纷纷前来取经。

合作社从事多年泥鳅养殖技术研究,经过数年的试养,成功实现了从亲本提纯、人工孵化到苗种培育的完整产业链。合作社拥有GAP规范化、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占地面积500余亩,大力发展新型生态立体养殖模式。

水质是泥鳅成长的关键因素。肖四红强调,要保证水质肥活,以投喂泥鳅专用饲料为主。他还毫无保留地传授养殖经验,帮助周边农户提高泥鳅养殖效益。

未来发展: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肖四红计划进一步扩大泥鳅养殖规模,成立合作社,带动村里的乡亲共同致富。他还准备再投入200万元,进一步做大做强泥鳅产业,把家乡的莲子湖开发得更美。

湖北汉川低湖田养殖泥鳅,不仅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这种生态养殖新模式,有望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汉川特色农业的创新实践
湖北汉川低湖田养殖泥鳅,探索生态养殖新模式

肖四红的养殖模式采用了生态立体养殖,种苗培育、人工孵化、饲料研发等环节均由合作社负责,确保了泥鳅的品质。此外,合作社还与省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等机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养殖技术。

本地化案例分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2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