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威海年产量达1.3万吨,成品牡蛎产业蓬勃发展

该项目围绕中国牡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在国际上率先解码牡蛎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构建了首张贝类基因组精细图谱,引领中国水产研究进入...

威海年产量达1.3万吨,成品牡蛎产业蓬勃发展

眼下又到了牡蛎收获季节,记者在南海新区二王家村金滩牡蛎养殖专业合作社看到,养殖户们正在忙着收获加工牡蛎。合作社人员介绍,去年七月份牡蛎生长期内没有受到风暴干扰,海水中的藻类和微生物稳定,给牡蛎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今年的牡蛎丰产丰收,价格和产量都很稳定。

威海市申请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项目的公示2025-04-09.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荣成市东兴水产有限公司2个海洋牧场项目公示2025-04-08.

为改变这一状况,当地制定出台了《乳山市保护提升乳山牡蛎品牌工作方案》《乳山牡蛎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通过顶层设计推进乳山牡蛎产业提档...

作为远近闻名的牡蛎特色小镇,该镇以营商环境之优促产业发展之进,着力构建牡蛎全产业链发展新业态,努力走出一条乡村产业兴旺的新路子。

牡蛎素有“海中牛奶”的美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文登从2010年开始大规模推广浅海筏式牡蛎养殖模式,目前已发展成为沿海渔民增收的又一重要产业。

2010年,二王家村村委牵头成立了牡蛎养殖专业合作社,把周边牡蛎养殖户集中到一起,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加工销售,合作社还与国外客户签订了长期合作的协议,生产的牡蛎全部出口,目前加入合作社的养殖户达到130多个,不仅带动了养殖户抱团发展,降低了养殖市场风险,每年收获季节还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加工费收入。

年份 海水水质可利用海域 乳山牡蛎养殖海域面积 养殖产量 养殖产值
2022 170万亩 60万亩 50万吨 50亿元

威海作为“中国海鲜之都”,拥有海参、鲍鱼、海带、牡蛎等各类海洋生物资源779种,形成的海洋食品产业链也是威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所在。

当前,乳山牡蛎养殖面积60万亩,年产量50万吨,居全国县级首位,构建了育苗育种、养殖、加工、销售、废弃物利用、包装辅料、文化旅游七大关键环节。

威海海产品还有多个“全国前列”——海带产量全国第一,牡蛎产量全国第一,海参产量全国第二,鲍鱼产量全国第二。如何守住并放大一产特色优势?威海适时启动种业“倍增计划”,加强优良种质资源引进、良种培育和良种扩繁,推动传统海洋食品产业链转型升级。

目前,威海加快建设2个国家级遗传育种中心,打造5个现代化种业园区。

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张宗浩,市科技局副局长姜新,市财政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

据统计,目前文登牡蛎养殖面积达11万亩,年可出产成品牡蛎1.3万吨,带动农民增收近7000万元。

按照集中集约集群化发展思路,乳山市先后投资5.5亿元建设了3处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引导170多家分散经营的牡蛎养殖户以及加工企业等进驻...

会上,我市为华信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威海艾格生物发展有限公司、乳山龙汇海产养殖有限公司、乳山市鼎呈鲜海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山东灯塔水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乳山市华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威海....12月13日上午,我市在西浪暖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展厅召开政产研金助力乳山牡蛎产业可持续发展会议。

走进牡蛎欢乐城,内设有牡蛎文化园、牡蛎文化博物馆、威海市旅游体验基地、山东手造乳山展示中心、翰墨美术馆等文化体验类项目,致力于展示和传播牡蛎文化并深入挖掘乳山本土文化,积极推进乳山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在全镇的共同努力下,海阳所镇牡蛎养殖年产量20余万吨,产值20余亿元。生活在中国牡蛎之乡,乳山人民早已对牡蛎的舌尖规则了如指掌,不只是美食烹饪,更是涵...

讲完威海年产量达1.3万吨,成品牡蛎产业蓬勃发展。,让我们转向威海牡蛎产业:创新应用引领潮流。

威海年产量达1.3万吨,成品牡蛎产业蓬勃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2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