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散养蛋鸡,选择适应性强、产蛋率高的品种为佳
在广袤的田野间,散养的蛋鸡成为了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选择合适的品种,不仅能提高产蛋率,还能让养殖户收获满满的喜悦。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野外散养蛋鸡的品种选择。
品种名称 | 原产地 | 产蛋率 | 适应性强 | 其他特点 |
---|---|---|---|---|
中国农业大学培育 | 中国 | 高峰期可达90%以上 | 强 | 体型小,浅粉壳 |
罗曼 | 西德 | 90%-93% | 强 | 每只入舍母鸡产蛋量高 |
苏禽草鸡 | 中国 | 具体数据待测 | 强 | 适应性强,抗病力好 |
迪卡 | 加拿大 | 295-320枚/19-78周 | 强 | 适应性强,饲料消耗低 |
伊莎 | 法国 | 308枚/20-80周 | 强 | 适应性强,产蛋性能稳定 |
星杂579 | 加拿大 | 270-285枚/12个月 | 强 | 适应性强,饲料转化率高 |
海兰 | 美国 | 91%-96% | 强 | 适应性强,产蛋高峰期早 |
罗斯 | 英国 | 275枚/72周龄 | 强 | 适应性强,抗病力好 |
以上表格展示了不同品种的蛋鸡在产蛋率、适应性以及其他特点方面的表现。在选择品种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选择品种的关键因素
1. 适应性强:选择适应性强、抗病力好的品种,可以提高养殖成功率。
2. 产蛋率高:选择产蛋率高的品种,可以增加养殖效益。
3. 饲料转化率高:选择饲料转化率高的品种,可以降低养殖成本。
4. 其他特点:如体型、羽毛、肉质等,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市场需求进行选择。
野外散养蛋鸡的品种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帮助您选择合适的品种,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把野外散养蛋鸡,选择适应性强、产蛋率高的品种为佳。说完之后,再来分析选优种蛋鸡,助力养殖升级。
中国农业大学培育的优质蛋鸡品种中国农业大学精心培育的蛋鸡品种,以其卓越的产蛋性能和优异的体型特点脱颖而出。这些蛋鸡体型小巧,成年体重仅1.5公斤,采食量低,产蛋期平均采食量仅为85克。蛋壳呈浅粉色,平均蛋重50克。该品种性情温和,产蛋率高达90%以上,是同类品种中的佼佼者。只是,值得注意的是,该品种的白羽特性需要特殊的管理,育雏育成期对管理要求较高,易出现体重不达标、产蛋期啄肛等问题。
罗曼蛋鸡原产于德国,其商品代蛋鸡的生产性能令人瞩目。产蛋日龄仅为152-158天,高峰产蛋率高达90%-93%。育成期成活率在97%-98%,产蛋期存活率在94%-96%。每只入舍母鸡在12个月内可产蛋285-295枚,14个月内可产蛋320-330枚。平均蛋重63.5-64.5克,14个月时为64-65克。耗料量为1-20周的7.4-7.8公斤,产蛋期每天每只鸡平均耗料115-122克,料重比为2.3-2.4:1。20周龄时体重1.5-1.6公斤,产蛋末期体重2.2-2.4公斤。
引进的迪卡蛋鸡品种,其类型、名称和代数应与养殖目标相匹配。商品代母雏应从父母代种鸡场引进,确保种鸡来自祖代场。散养蛋鸡品种中,可以考虑绿壳蛋鸡、狼山鸡、芦花鸡等。这些鸡的品种适应性强,抵抗力高,相较于其他外来品种,抗病能力更强,易于饲养且经济效益高。
苏禽草鸡由农科院扬州家禽所培育,其特点是黄羽夹杂白羽,成年体重1.7公斤,体型清秀。淘汰鸡的卖相好,中粉蛋壳。产蛋期平均采食量100克,易于饲养。以我的饲养成绩为例,70周龄产蛋数达到200枚,蛋品质极佳。
选择优良鸡种,提升养殖效益选择优良的蛋鸡品种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实践证明,优良鸡种比一般鸡种能提高产蛋量20%以上。目前,广泛应用于生产中的优良鸡种有海赛克斯褐壳蛋鸡、罗曼褐壳蛋鸡、新杨褐壳蛋鸡、海兰褐壳蛋鸡等。
种鸡场的选择与注意事项种鸡场的正规性和合格性是选择蛋鸡品种的关键。无论哪一级鸡场,都必须经过当地或上级主管单位组织验收小组,按规定的项目评估验收,并获得合格证书后,才有资格向社会供种或出售雏鸡。引种者必须注意这一点。
饲养管理要点蛋鸡开产后要提供充足的饲料,确保蛋鸡自由采食。散养蛋鸡每天采食100-120克饲料,尤其是开产后不能限量,否则蛋鸡采食不足,影响卵泡发育,产蛋后体重下降,导致后期产蛋率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