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山赤水柿子节,火红柿子助力古村旅游业蓬勃发展
昨天,第十三届宁波四明山丹山赤水柿子节,又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如期而至,节庆的火红热烈与古村的幽雅宁静相映成趣。村书记沈炳荣说,2002年,柿林村和丹山赤水旅游发展公司一起开发的丹山赤水景区开始试营业。丹山赤水柿子节举办到今年已是第13个年头了,近日柿林村又登上了农业部力荐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排行榜。
奖项 | 奖品 |
---|---|
集赞第一至十名 | 柿子红了民宿住宿一晚 |
集赞十一至二十名 | 柿子红了民宿住宿一晚 |
“不仅要把游客吸引过来,还要让他们住下来!”大岚镇党委书记潘剑波告诉记者,不仅在柿林村,整个大岚镇将继续围绕着乡村旅游发力,发展民宿经济,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将花木产业转型到旅游产业中来。
淳朴的民风、传统的生活方式、古朴的建筑、文艺腔调的民宿,这些结合在一起,让柿林古村越来越有魅力。今年整个景区的游客人数已有40万人左右,旅游收入逾千万元。
“丹山饭庄”、“赤水旅社”、“顾村饭店”等招牌,让游客恍如置身画中。柿林村的丹山赤水景区开放后,该村的吊红柿子由原来的每公斤2元至3元卖到了4元至6元,90%以上的家庭与旅游业挂上了钩。旅游业的发展使该村30多户脱贫致富,2008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8108元,在四明山老区72个行政村中名列前茅。
十分独特,是一座建筑风貌保存十分完好的古村落,是浙东山乡古村落的典型代表。大岚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旅游产业类型近几年来也在不断发展...
昨天,村里刚刚开业没两天的山沁居民宿已经住满客人。房客王先生专程从宁波城区过去参加柿子节,他说:“这里房屋石墙青瓦,巷弄曲折幽深,踏进柿林,古风扑面。值得来山上小住,放慢脚步好好感受四明山的日与夜。”
今年50岁的村民沈红星原先在外地从事苗木销售工作,这两年,眼看老家休闲旅游人气越来越旺,农家饭店生意日渐闹猛的情景深深触动了他。于是夫妻俩合计重新回村开农家乐饭店。“多亏了古村开发和周边景点的相互串联,可以来这里旅游、漂流,搞户外拓展,过来玩的客人非常多。如今在家就能安稳赚钱,再也不用在外辛苦奔波了。”
在这儿纵情山水间,这份无拘无束的悠闲,吸引着城里奔忙的人。眼下,休闲的古村赏秋游览,禅意的养生静修活动,精彩的民俗表演,水墨与油彩的颜色碰撞……都在画卷般的秋色中展开来。
柿子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早在2002年,木匠出身的村民沈兴隆转行开起农家乐,将自家屋子打造成“兴隆饭店”,这也是村里最早一批开的农家饭店之一。如今,他的一双儿女在工作之余也加入到饭店经营管理中来。不仅将花花草草点缀在用餐场所,打造出些许文艺气息,还设有免费无线网络,开通支付宝付费功能等。凭着十多张饭桌,老沈一年收入有十多万元。
丹山赤水柿子节在金秋十月,如约而至。喜欢民宿的朋友都知道,宁波柿子红了民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宁波首家打造甬派STYLE的民宿“联”营企...
余姚新闻网讯山乡美景正当时,彤红柿果挂满枝。昨日上午,由大岚镇和市旅游局、市农林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老区办、市四明山旅游开发建设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四明山丹山赤水柿子节开幕式暨“阳光文化直通车”走进“神奇大岚”专场文艺演出在大岚镇柿林村举行。市领导潘银浩、王卫青、宋建勋
早上七点体育中心北门集合出发前往四明山,约两个多小时后抵达丹山赤水风景区,参加9:30开始的柿子节开幕式。近处的丹山赤水景区也值最好季节...
通过这一农事节庆活动,该镇全面展示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意蕴,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其间,除举行柿子...
每年金秋十月,柿林村都按期举办一年一届的丹山赤水柿子节,届时漫山遍野的柿子挂满枝头,引无数游客慕名前来,让无数游客流连忘返。10月,金黄银...
又正逢2018年第十六届丹山赤水柿子节。徒步地点:余姚市大岚镇丹山赤水。
写着满山吊红文章,借着丹山赤水美名,这个原本养在深闺的柿林古村落已悄然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多向往田园之乐的人前来体验古村意蕴。村子里的木屋别墅、咖啡吧、青年旅社、乡村酒吧更是把那份美好一点一滴在拉长。还有老柿林山居旗下的各处木屋、客栈隐匿在古村景区的角角落落。
通过丹山赤水柿子节,火红柿子助力古村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例子,我们引入柿子助力古村旅游新风尚。
柿林村村书记沈炳荣表示,近年来,村里不仅吸引了游客,还带动了民宿经济、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发展。如今,柿林村已成为四明山地区的一张名片。
据了解,柿林村已有20多家农家乐饭店,今年国庆期间,中等规模以上的农家乐饭店,营业额都在5万元以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