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冬闲田杏鲍菇种植技术,利用冬季闲置土地

一、品种选择

在冬闲田种植杏鲍菇, 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以下两种品种是较为推荐的:

冬闲田杏鲍菇种植技术,利用冬季闲置土地
品种名称 特点
As2796 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育成,半气生型,高产、优质、耐热。
浙农1号 原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选育,适应气温偏低的半山区、山区单季晚稻收割后冬闲田栽培。
二、栽培技术

1. 建堆流程:在晚稻收割前25-30天进行,采用常规堆制法,堆宽2.5米,顶高1.5-1.6米,四边高1.2-1.3米。堆料后每隔5天翻堆一次,控制好堆料湿度。

2. 田间整畦和搭棚:晚稻收割后及时整理田块,整畦做栽培床,每亩地杏鲍菇栽培有效面积一般为390-400平方米。搭棚方式有拱棚式、屋脊型狭棚式、屋脊型宽棚式等。

3. 铺料:一般在10月中下旬进行,铺料要做到厚薄均匀,厚约20-25厘米,培养料含水量应掌握在60%-65%。

4. 播种:选用优质菌种,当料温降至28℃左右时,进行播种,每1瓶麦粒或谷粒菌种播种面积8平方尺。

5. 播种后的发菌管理:播后1-3天以保湿换气管理为主,温度控制在28℃以下,尽快促使菌丝恢复萌发。

7. 覆土:选用适宜的覆盖土,将土打碎,直径在1-1.5厘米。土质要求湿而不粘,干而不散,疏松透气,保水力强,有一定肥力,pH值7.2左右的壤土或沙壤土作覆盖土。

8. 出菇管理:覆土12天后,待土缝中刚见到菌丝时,及时喷结菇水,促进菌丝纽结,喷水量为平时的2-3倍。

三、案例分析

近年来,湘阴县通过送种子、送肥料,每亩补贴50至100元等激励措施,鼓励农民利用秋冬季节闲置土地种植绿肥、油菜等经济作物,提高耕地利用率,增加收入。

在鹤龙湖镇保合社区,种粮大户肖寿良流转的70多亩土地用来种植双季稻,晚稻在一周前就已全部收割完毕。进入秋冬农闲时节,肖寿良从当地农业部门免费领回油菜种子,准备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扩大种植。

冬闲田杏鲍菇种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以上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冬闲田杏鲍菇种植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冬闲田杏鲍菇种植技术,利用冬季闲置土地
原料堆制:科学配比,确保培养料质量

原料堆制是冬闲田杏鲍菇种植的关键步骤。一般采用常规堆制法,将稻草、粪料等原料按照科学配比进行堆制。以稻草为例,堆料时每平方米菇床需用干稻草12.5-13.5公斤,菜子饼粉、石膏粉、过钙、复合肥、石灰粉等辅料也需按比例添加。

田间整畦和搭棚: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出菇管理:掌握喷水、通风、保湿三者关系,确保产量和品质 冬闲田杏鲍菇种植,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