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茴香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严重威胁茴香生产

茴香菌核病是一种由核盘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茴香等伞形科植物。这种病害不仅影响茴香的品质,还可能导致严重减产,给种植户带来巨大损失。

茴香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严重威胁茴香生产
茴香菌核病的概述

茴香菌核病在茴香种植区广泛分布,尤其在多雨季节,病害发生更为严重。病害主要侵害近地面叶柄及茎部,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水浸状不规则形病斑,随后病部湿腐,严重时地上部分枯死。

症状 描述
褐色水浸状不规则形病斑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此类病斑
病部湿腐 病斑逐渐扩大,病部组织湿腐
地上部分枯死 严重时,地上部分因养分和水分缺乏而枯死
防治方法

实行轮作:重病田实行与粮食轮作2-3年,或收获后,病田深翻土壤,深达20厘米以上,把土表层的菌核翻入深层内,可使子囊盘不能出土。

消灭田间及周围的杂草:把田间及田块周围的杂草,及时彻底铲除干净,可减轻发病。

及时铲除子囊盘:加强中耕松土,一旦发现子囊盘长出,立即铲除,带出田外消灭。

加强管理:施足经腐熟的不带菌的粪肥,并增施磷钾肥;密度适宜;合理灌水,防止大水漫灌,防止土壤湿度过大;保护地种植的应加强放风,降低湿度。

铺盖地膜:铺盖地膜可以阻挡子囊盘出土或子囊孢子散发出来。如果能铺盖黑色膜或紫外线阻断膜,效果更佳。

2. 无公害农药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40%噻菌灵悬浮剂2000倍液。保护地种植的,可用3.3%特克多烟剂,每666.7平方米每次250克,傍晚进行,隔7天喷1次,连续3-4次。

预防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茴香品种,如球茎茴香,新菜区很少发生病害。

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播种。

合理施肥:施足底肥,避免偏施氮肥,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提高植株抗病性。

通过实施上述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茴香菌核病的发生和蔓延。在防治效果评估中,发现采用综合防治方法,防治效果显著,可降低病害发生率,提高茴香产量和品质。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8

在李先生的菜园里,茴香是那抹翠绿的风景,只是,菌核病如同不速之客,悄无声息地侵入了这片生机。这种真菌性病害,以其独特的生存策略,给李先生的茴香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农业防治:轮作与土壤管理
茴香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严重威胁茴香生产
杂草清除:减少病原传播 子囊盘的铲除:及时行动 施肥与灌溉:科学管理

通过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李先生的茴香园成功抵御了菌核病的侵袭。这不仅保护了他的作物,也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宝贵的防治经验。未来,因为科技的发展,相信会有更多高效、环保的防治方法问世,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1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