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无公害生姜种植技术,关注土壤、肥料、病虫害防治

无公害生姜种植全攻略

刘东坡摘要无公害蔬菜种植是目前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之一,是为适应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也是为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兴领域。因为广大群众越来越注重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无公害生产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无公害生姜种植技术,关注土壤、肥料、病虫害防治
项目 具体内容
遮阴 姜不耐强光,可插草遮阴,在姜播种后趁土壤潮湿松软时,在姜沟南侧插上谷草或玉米秸,编成花篱造成花阴,高度为70~80cm,立秋后拔除。
施肥 基肥以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好,每667m²用腐熟厩肥2000~3000kg,复合肥20~30kg。按行距50~60cm、沟宽25cm结合开沟施基肥,粪土混合后即可进行播种,播种前把已催芽的种姜切成35~50g的小块,每块上保留一个壮芽。
中耕除草 姜根系浅,主要分布在表层,不宜多次中耕,一般只在出苗后结合浇水浅中耕1~2次,以松土保墒。
浇水、追肥、培土 姜的浇水时期、次数因土质而异,一般播种时浇透水直至出苗80%再浇水,出苗后第1水要适时,浇得早,土壤板结不利于幼芽出土,过晚姜芽受旱不利生长。

无公害生姜怎么种植?一般来说生姜进行无公害种植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生姜整体的质量,下面就和惠农网小编一起学习无公害生姜高产种植技术...

生姜性温,解毒与温肺止咳的功效极为明显同时可以消除水肿。生姜不只是菜肴烹饪的重要调味品,其药用价值同样也十分明显。生姜是人们日常生活必备的调味品。由于人们更关注食品的健康性与环保性,所以,无公害生姜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生姜栽培的过程中,其病虫害主要是以土壤为载体传播。在生产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于无公害生姜的栽培,也最好不选择使用重茬或迎茬的地块,而是应当选择超过三年未种植生姜以及不存在姜瘟的地块。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要积极贯彻并落实轮作制度,以保证生姜栽培质量符合标准...

生姜施肥按一底三追施用。底肥,在深翻晒土时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硫酸钾20公斤+油枯80-100公斤+过磷酸钙25-30公斤,第一次追肥是在姜苗出土时,揭地膜后施用,每亩施腐熟清粪水或沼液肥2500-3000公斤+尿素5公斤,此后每隔20天左右施一次追肥,第二、三次追肥亩施腐熟清粪水2500-3000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一般施第二、三次追肥时各培土一次。

无公害生姜种植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产品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莱州市现有生姜种植面积2000hm²,已被确定为省级无公害生姜生产基地。几年来,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使用量。降低产品的农药残留量,我们归纳出生姜从选地到收获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一、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丰富、pH值6—7的微酸性地块,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前茬地为粮田或大蒜田。要求地块周围3公里以内无三废污染源存在。姜田大气环境质量、灌溉水质、土壤均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质量标准。

二、种姜选择。种姜应选择块大、肉厚、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及无病虫害的健壮姜块。

三、整地施肥播种。姜最适宜栽植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通气排水良好的土壤上,以沙壤土为最好,中性、微酸性土壤生长良好。并实行3年以上轮作。

四、播种期。姜不耐霜,播种期应在终霜以后,地温稳定在16℃以上时播种,在适宜的播种季节内,以适期早播为好,播种晚,生长期短,明显减产。

五、催芽方法。可在不加热的炕上,用土坯修建催芽池,内铺麦秸10~14cm,四周铺3~4层草纸,将精选的姜种排叠在池内,厚约50~60cm,上面盖以麻袋、棉被保温。

无公害生姜种植技术,关注土壤、肥料、病虫害防治,确保生姜品质与安全。讲得差不多了,现在聊聊绿色生姜,土壤健康之道。

无公害生姜种植技术,关注土壤、肥料、病虫害防治
二、种姜的选择与处理

种姜的选择和处理同样不容忽视。李先生,一位经验丰富的生姜种植者,推荐选择块大、肉厚、无病虫害的健康姜块。在播种前,刘东坡会进行晒姜和困姜的处理,以促进养分分解,提高姜块温度,减少含水量。这种传统方法有助于姜种提前生育,促使其出苗快而整齐。

四、生姜病虫害防治

生姜的收获时间通常在霜期到来之前,地上茎叶尚未冻枯时。李先生建议,收获后的生姜应立即进行晾晒,以去除多余的水分,便于储存。刘东坡还提醒,储存生姜的仓库应保持干燥、通风,以防止生姜发霉变质。

六、绿色生姜的市场前景

因为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无公害生姜的市场前景广阔。刘东坡相信,通过科学种植、严格管理,绿色生姜将成为农业产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1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