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永,一位从农村走出的创业者
徐金永,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却凭借对玫瑰的热爱和独特的商业眼光,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他用自己的双手,将一片片玫瑰编织成美丽的梦想,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时间 | 事件 | 描述 |
---|---|---|
2003年 | 考上大学 | 徐金永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云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对花草培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2006年 | 进入玫瑰种植企业 | 毕业后,徐金永进入云南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技术管理与新品种研发。 |
2010年 | 承包土地种植玫瑰 | 徐金永辞去工作,回到永康老家,承包土地,成立永康市花解语园艺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
2011年 | 考取大学生村官 | 徐金永考取大学生村官,推广玫瑰种植技术,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
2013年 | 投资新基地 | 徐金永投资300多万元,占地60多亩的新基地投产,年销售额达到500余万元。 |
至今 | 发展多元化业务 | 徐金永的玫瑰产业不断发展,涵盖种植、销售、观光旅游等多个领域。 |
徐金永的成功并非偶然。他凭借自己的专业技术功底和在云南积累的种植经验,摸索出大棚种植玫瑰的方法。他还设计了物联网控制系统,成功掌握玫瑰花期控制技术。在他的努力下,玫瑰花在需求旺季能够大批量开花,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除了种植玫瑰,徐金永还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他利用网络平台传播家庭园艺设计,展示花卉在庭院布置中的美化作用。他还与美团等团购网站合作,进行鲜花采摘、配送、销售,并开设了淘宝店销售产品。
如今,徐金永的玫瑰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徐金永,一个对花艺充满热情的年轻人,在昆明的玫瑰种植产业中发现了商机。他发现,除了昆明,全国其他省市很少有专门种植玫瑰的基地,而浙江市场上的玫瑰都是从昆明空运过来的,不仅运费贵而且损耗量大。于是,他决定在浙江打造本土玫瑰种植基地,将玫瑰编织成梦想,开启农村创业新篇章。
梦想启航:从城市到乡村 2009年春节前,徐金永带着20万元积蓄,辞去工作回到永康老家。2010年3月,他投入全部积蓄,还瞒着父母向哥哥借了15万元,承包了15亩土地,建了10个大棚,种起了玫瑰,成立了永康市花解语园艺场。他怀揣着实现人生价值的梦想和退休补助等十几万积蓄,踏上了回家乡创业之路。
技术攻关:从种植到研发 徐金永从小喜欢花花草草,大学时选择了云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毕业后,他进入云南昆明中国最大的玫瑰种植企业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工成长为技术部经理。2011年,他考取了大学生村官,在永康市东城街道西竹园村和朱明村推广玫瑰种植技术,引导村民改种玫瑰等花卉和其他盆栽植物,带动周边村民从传统农业向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转变。
2013年5月,徐金永投资300多万元占地60多亩的新基地投产,种植玫瑰切花20万株,年产玫瑰400万枝,年销售额达到500余万元。他的玫瑰花种植基地获得了“永康市青年创业示范基地”、“金华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徐金永计划从今年开始,逐步减少玫瑰等花卉批发,集中精力发展附加值更高的农业观光旅游和采摘游。
未来展望:从本土到全国 徐金永基地拥有500余个不同颜色和性状的玫瑰珍贵品种,是国内收集玫瑰品种最多的专业玫瑰园之一。他正在着手建一个400平方米的玻璃温室,屋顶加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大棚加装了降温、植物补光、盆花潮汐式灌溉、雨水回收等系统;植物细胞组织培养即植物克隆实验室也在组建。徐金永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玫瑰产业打造成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