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仙子扶贫,讲述一位仙子如何帮助贫困山区的百姓脱贫致富的故事
在虞城县利民镇蔡庄村,有一片绽放着希望的花海,那里不仅有美丽的玫瑰花,还有一位被村民亲切称为“玫瑰仙子”的朱婧源。她用自己独特的智慧和勇气,为贫困山区的百姓描绘了一幅脱贫致富的美好画卷。
朱婧源,29岁,毕业于郑州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曾在河南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驻机场办事处工作。2014年初,她回家探亲时,看到不少父老乡亲仍然没有脱贫,决定辞职回乡创业,为乡亲们脱贫致富闯出一条路子。
朱婧源流转土地560亩,种植食用、药用玫瑰360亩,养殖生态玫瑰鸡年出栏量10万只。2016年3月,她成立了虞城县虞玫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玫瑰苗木,免费进行技术管理指导,高价回收玫瑰产品。
年份 | 玫瑰种植面积 | 玫瑰鸡养殖数量 | 合作社成员数量 |
---|---|---|---|
2016 | 360 | 10 | 5 |
2017 | 400 | 12 | 20 |
2018 | 500 | 15 | 50 |
如今,该合作社的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已形成规模,引进玫瑰10万株,并采用多种农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合作社为科迪集团奶牛场提供了1200吨青贮、20余吨花生,为绿环速冻食品公司提供860吨荠荠菜。
朱婧源表示,她打算在县产业集聚区购买几十亩土地,除了要把玫瑰制品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外,还要把有志创业的青年组织起来,抱团取暖,合力发展,通过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模式,让父老乡亲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玫瑰仙子的故事,是新时代农村扶贫的一个缩影。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真谛,为贫困山区的百姓带来了希望和未来。
先了玫瑰仙子扶贫,讲述一位仙子如何帮助贫困山区的百姓脱贫致富的故事。,再展开仙子点石成金,山区百姓笑开颜的话题。
在河北的一座偏远山区,一个奇迹悄然发生。一位普通的女子,用她的智慧和坚持,将荒凉的石头地变成了金黄的玫瑰园,给当地百姓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朱婧源,一位29岁的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放弃城市的工作,回到家乡,决定用她的专业知识改变家乡的命运。她选择了种植玫瑰,这种看似普通的花朵,在她的手中,却化作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从无到有的突破起初,村民们对朱婧源的想法半信半疑。他们认为玫瑰种植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而家乡的条件并不理想。但朱婧源没有退缩,她开始了漫长的市场调查和技术学习。她不仅成功引进了适应本地环境的玫瑰品种,还创办了合作社,带动村民们一起种植。
技术指导与市场拓展合作社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玫瑰苗木和技术管理指导,同时高价回收玫瑰产品。朱婧源还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在收获期间,劳动力人数能达到150人,固定长期工人有30位,其中女工工资一月为2000元左右,男工工资为2000—3000元。
生态园的崛起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合作社的现代生态农业园区,预计第三年为玫瑰花的盛开期,每亩每年总收益将达到8000元至10000元。这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未来的展望这个案例展示了科技与创新的巨大力量,它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有行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改变自己命运和他人命运的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