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碧城镇冬桃种植,硕果累累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禄丰县在70年的风雨历程中,砥砺前行。聚焦“城乡建设、县域经济、干部作风”三大目标,禄丰县的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这片热土上,禄丰县碧城镇的冬桃种植,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探索着绿色农业的发展之路。
自“十一五”期间开始,禄丰县便规划种植冬桃150亩,这一传统至今已发展壮大。碧城镇万松村委会旧街村,作为罗次白萝卜的种植原产地,如今更是冬桃种植的领军之地。这里,冬桃种植面积已达26000多亩,成为罗次人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年份 | 种植面积 | 产量 |
---|---|---|
2010年 | 50 | 15 |
2015年 | 100 | 30 |
2020年 | 26000 | 600 |
冬桃产业也迎来了绿色转型的机遇。石门冬桃,位于禄丰市石门风景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种植方法,成为了典型的高原生态水果。2014年,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授予禄丰县农业科技示范园称号,进一步提升了冬桃产业的知名度。
合作社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引擎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碧城镇不仅获得了众多荣誉,还成为了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引擎。万松村被认定为州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年种植面积突破2.6万亩,实现产值超1亿元。合作社的成立,为农民提供了技术支持、市场信息、销售渠道等多方面的服务,让农民在冬桃产业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碧城镇深入推进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坚持政府引导、公司运作、集体组织、大户带头、群众参与的原则,把种植养殖业、劳动力转移、中药材等多元化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碧城镇将继续扩大冬桃种植面积,推动冬桃产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年来,冬桃种植亩产能达到5000~6000斤,亩净收入能达到8000~9000元。依靠冬桃种植,刘俊伟找到了发展的路子。他不仅自己种植冬桃,还带领村民一起发展冬桃产业,实现了共同增收致富的梦想。
在冬桃种植的过程中,果农们不仅要负责种植、施肥、浇水、疏果、打枝等工作,还能在这里挣到零用钱,照顾到家庭。这种一举两得的好事,让村民们纷纷加入冬桃种植的行列。
禄丰碧城镇冬桃种植,硕果累累,探索绿色农业发展之路。已经解释清楚,现在来看冬桃丰收,绿色农业新典范。
岁月如歌,70年风雨兼程。禄丰县,这座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县城,正以崭新的面貌,迈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里程。
自“十一五”以来,禄丰县便开始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计划种植本地樱桃、辣椒、泡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同时,稳定板栗、茶叶、优质梨等传统产业,并积极引入青花椒、冬桃等新兴品种。
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禄丰县始终秉承绿色转型的理念,确保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禄丰县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屡获殊荣。2014年,被云南省科学技术厅评为“云南省农业科技示范园”,这不仅是对合作社努力的认可,更是对禄丰县农业科技实力的肯定。
通过科技创新,合作社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高原生态水果,罗次白萝卜的传奇罗次白萝卜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也成为禄丰县对外展示的一张亮丽名片。
特色农业,效益显著禄丰县大力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实施中央、省、州级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10.8万亩,云岭牛、黑山羊、撒坝猪等特色优势品类的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
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县域经济结构,更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多元化渠道。
石门冬桃,高原果香飘千里每年产量达60吨,产品主要销往昆明、玉溪、红河等地,成为禄丰县农业产业的新亮点。
扩大种植,助力增收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