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种植需注意田间水分管理,以防病害发生
佛手瓜,作为一种受欢迎的蔬菜,其种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要想让佛手瓜茁壮成长,田间水分管理是关键。以下,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如何科学管理佛手瓜的田间水分,预防病害的发生。
佛手瓜一般在4-5月份种植,主要考虑到温度问题。目前已是6月中旬,佛手瓜正处于生长旺盛期。值得注意的是,佛手瓜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南部以及西南地区,北方种植佛手瓜的人群不多。
田间水分管理要点管理阶段 | 水分管理 | 注意事项 |
---|---|---|
幼苗期 | 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 避免积水,防止幼苗烂根 |
生长旺盛期 | 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 避免干旱,防止叶片发黄 |
结果期 | 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 避免积水,防止病害发生 |
佛手瓜分蔓性强,每节都能萌发侧蔓。初期要注意理蔓,使蔓在架上均匀地分布,避免蔓重叠或纠缠在一起,影响通风透光。
田间准备工作对地块进行翻犁及挖定植穴等田间准备工作。按株行距4m×4m挖定植穴,定植穴一般按长宽深为60cm×60cm×30cm的规格开挖。
佛手瓜栽培,一般留主蔓整枝,除去30厘米以下侧蔓,促进主蔓与上部子蔓结瓜。当主蔓延伸到30厘米左右时,及时搭架,在大棚内多用塑料薄膜绳作支架,塑料薄膜绳从上往下垂,瓜蔓连结在塑料薄膜绳上,因为瓜蔓的伸展向上缠绕生长。此法不但操作简便,经济耐用,而且通风透光好。
施肥与浇水佛手瓜的雌花较多,可连续不断地开花结果,陆续采收,收获期相对较长。所以,在进入结果期,要及时补充肥料。一般在进入结瓜期以后,7-10天浇水1次,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到后期,应施腐熟的人粪尿,浓度也不能太高,一般以20%左右为宜。还可以叶面喷施0.3-0.5%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溶液。
病虫害防治佛手瓜的虫害较少,但是并不代表它没有虫害。佛手瓜常患虫害有白粉虱、红蜘蛛等虫害,在种植期间应注意及时观察与防治。
在我国南部及西南地区,佛手瓜种植历史悠久,只是在北方地区,这种瓜类的种植并不常见。目前正值6月中旬,佛手瓜正处于旺盛生长期,此时叶片发黄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对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要解决这一难题,关键在于科学灌溉与病害防治。
科学灌溉:让水分发挥最大效用佛手瓜幼苗期对水分需求较少,可适当减少灌溉量。因为生长,需水量逐渐增加。在进入结果期后,7-10天浇一次水,每次浇水结合施肥。此外,应关注土壤湿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在干旱天气或土壤湿度不足时,及时进行灌溉,确保佛手瓜的正常生长。
佛手瓜生长过程中,常见病害有白粉虱、红蜘蛛等。种植期间,要密切关注植株状态,发现虫害及时采取措施。对于白粉虱,可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红蜘蛛则可用20%的螨死净2000倍液喷洒。同时,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
科学种植,丰收在望通过科学灌溉和病害防治,以及合理的田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佛手瓜的产量和品质。只要用心呵护,佛手瓜必将迎来丰收的喜悦。让我们一起把握时机,共创美好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