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春莴苣栽培管理技术,探讨春莴苣在大棚环境下的种植方法
莴苣,这一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绿色佳肴,在冬季往往难以露地种植。只是,在大棚中培育的春季莴苣,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还能为菜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探讨如何在温室大棚中种植出优质的春莴苣。
春莴苣一般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露地播种育苗。在11月上、中旬,将培育好的大小苗分别定植于已经扣好薄膜的大棚内。株行距设置为25厘米×30厘米,这样的布局有利于莴苣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步骤 | 细节 |
---|---|
播种时间 |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
定植时间 | 11月上、中旬 |
株行距 | 25厘米×30厘米 |
定植后,要浇足稳根水,促进莴苣苗的根系生长。缓苗后5至6天,再浇一次缓苗水,并随水追施一次提苗肥。每亩施用硫酸铵10至15公斤。之后,连续进行中耕松土2至3次,以利于蹲苗,促进根系发育。
当莴苣长到8片叶开始团棵时, 随水追施一次肥,每亩施用硫酸铵20公斤。接着,继续中耕、蹲苗。当莴苣长至16至17片叶、茎部开始膨大时,应及时浇水,并随水追施一次壮苗肥,每亩施用三元复合肥25至30公斤。此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地面稍干就浇,浇水要均匀,防止大水不均,造成茎部开裂。
温湿度控制定植初期,要注意通风降湿,夜间气温在0℃以上时仍要放风,以锻炼植株,提高抗冻性。当气温在0℃以下时,夜间要在大棚内覆盖小拱棚并加盖草帘,白天揭开草帘,增加光照。当莴苣茎部开始膨大至收获前,白天棚温控制在15至20℃,超过24℃应通风降温,以免徒长,降低品质。夜间棚温不应低于5℃,以促进莴苣迅速生长、膨大。
病害防治大棚莴苣在生长过程中,主要会遭遇霜霉病、灰霉病和菌核病。除了加强农业防治措施外,还应结合药剂及时防治。一般在发病初期,使用25%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至900倍液与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与50%多菌灵胶悬剂500至600倍液混喷2至3次,防效较好。
收获与上市莴苣收获的最适时期是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了提早上市,可以适当早采,收大留小,分批上市,以提高产量。
通过以上详细的栽培管理技术,相信您的大棚春莴苣定能茁壮成长,迎来丰收的季节。
回顾完大棚春莴苣栽培管理技术,探讨春莴苣在大棚环境下的种植方法。,让我们继续探讨春莴苣大棚种植攻略。
选择耐寒性强的尖叶早熟品种,如合肥尖叶鸭蛋莴苣、北京鲫鱼莴苣等。播种时间通常在1月中下旬,选择温室进行育苗。播前需用20℃的清水浸泡种子3-4小时,搓洗后控干水分,然后播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