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莴苣病害防治,关注病害症状、病原及防治措施

莴苣褐斑病是莴苣的常发病害,危害严重时影响产量和品质。半路老农民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莴笋全生育期的几种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

莴苣病害防治,关注病害症状、病原及防治措施
一、病害症状

叶片病斑表现两种症状:一种是初呈浅黄色水渍状小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至暗灰色坏死斑,具轮纹,直径2~10毫米不等;另一种是深褐色病斑,边缘不规则,外围具水渍状晕圈。

二、病原及发生规律

莴苣褐斑病的病原菌为微疣匐柄霉。该病害多在秋季露地发生,春季和保护地也偶有发病。一般病株率10%左右,重病地块发病率可达30%左右。

三、防治措施

1. 严格淘汰病株。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加强田间管理,增加中耕次数,深沟排水,降低田间温度,使之利于植株生长,不利于病菌发育,均能减轻病害。

2. 药物防治。特别加强苗期病初喷药,一般1∶1∶200的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或者25%瑞毒霉8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1次,连续喷2~3次即可。

3. 对病情严重地块,应实行3年轮作。

4. 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深沟高畦栽培,及时清沟排渍,增施速效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

莴苣软腐病属于细菌性病害,田间植株一般从莲坐期开始发生。防治措施如下:

防治措施 具体操作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收获后清洁田园,实行2~3年轮作。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喷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

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深沟高畦栽培,及时清沟排渍,增施速效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10天喷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

莴苣病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等。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莴苣病害,提高莴苣产量和品质。

莴苣褐斑病:识别与应对之道
莴苣病害防治,关注病害症状、病原及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病叶,合理轮作,以及使用药剂如波尔多液、百菌清等。半路老农民提醒,苗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应加强苗期病初喷药。

莴苣菌核病:科学防治,保障产量

莴苣菌核病,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茎基部。病害症状表现为茎部出现黑色菌核,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防治此病,关键在于加强栽培管理,避免连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0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