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饲养需注意适宜环境、科学饲料和疾病防控
确保育雏室根据乌鸡的习性建造,保持温度在25℃以上,避免过暗或过亮的环境,以促进雏鸡健康成长。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通风有助于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乌鸡又称乌骨鸡,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保健鸡种,具有滋阴补血健脾固冲抗氧化抗衰老和抑制癌细胞生长等功效。市场上的商品乌鸡大多由乌鸡亲本杂交而来,这提升了本品种的生产和经济性能。乌鸡的饲养管理应该注意营养均衡,防治疾病。乌鸡的饲养管理应该注意免疫程序和全价饲料供给。
三、疫病防控,保驾护航乌鸡虽抗病力强,疫病较少,但也应坚持“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原则。每天打扫鸡舍,清除粪便,注意防潮;每周消毒1次,每隔3~5天刷洗消毒食槽;不喂霉烂变质饲料。
四、繁殖选种,传承优良基因乌鸡的繁殖,必须选择重冠、绿耳、白绒、五爪、乌黑五大特征俱全的优良个体。孵化可在春、秋两季,但以春孵为好。公鸡要求健壮、性特征明显;母鸡要求产蛋多、就巢性差。繁殖公母鸡比例1:6,可以获得较高的受精率,孵出的雏鸡也健壮。公鸡到6~7月龄即可配种,母鸡以10月龄为佳,能利用3~4年。
五、饲养方法与注意事项饲养阶段 | 饲养要点 |
---|---|
育雏期 | 保温育雏,注意观察雏鸡状态,适时调整温度。 |
生长期 | 保持鸡舍卫生,湿度适宜,饮水充足。产蛋期间保持每天光照16~17小时,光照不足时早晚要人工进行补充。 |
成年鸡期 | 采用配合饲料,配合情况为:鱼粉10%、豆饼10%、谷物粉20%、玉米粉30%、高粱5%、米糠7%、贝壳粉2%、生长素1%、青绿饲料15%。采用干、湿结合的饲喂方法。 |
乌鸡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不仅关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更关乎乌鸡的品质和消费者健康。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帮助养殖户们更好地掌握乌鸡饲养技巧,实现绿色健康养殖新模式。
不仅要理解乌鸡饲养需注意适宜环境、科学饲料和疾病防控。,还要全面掌握乌鸡养殖:环境优化与疾病防控策略。
乌鸡是我国有名的地方品种,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为了帮助养殖新手更好地养殖,以下我整理了乌鸡的养殖重点以供大家阅读。
乌骨鸡的饲料配合乌骨鸡的营养需要品种特色奇异,但营养需求无特殊之处。乌骨鸡的饲料配合应根据其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调整。
乌骨鸡的饲养方式和肉鸡饲养方式基本一样,笼养、地面散养、炕上平养或网上平养都可以,在农村炕上平养为最佳。乌骨鸡笼舍的建造必须选择背风朝阳、地势干燥、平缓、四周排水良好、远离居民区、交通方便的地方。
乌骨鸡俗名黑脚鸡,骨肉全从鸡皮、鸡肉到鸡骨头都是黑的,这是因为乌骨鸡的细胞中含有一种叫“美拉宁”的黑色色素。乌鸡饲养管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饮水开食雏鸡出壳20小时后,就可进入育雏室,开始饮水。应用5%至10%的白糖水,10日龄前的雏鸡要饮温开水,水温要与室温相近。
鸡舍的大小依地势、地形而定,一般采用开放式新型鸡舍,这种鸡舍主要是采用双坡式顶棚,两壁敞开,前后两个窗口。其主要特点是:避雨防火,夏季通风,鸡舍干燥。这种鸡舍在气候温和或较炎热的地区比较合适。
精心育雏雏鸡刚孵出时,必须采取保温育雏。第1周最适温度35~36℃,第2周龄为32~34℃,以后每周降低2℃,5~7周就可脱温。雏鸡2日龄后,如发现三分之一的雏鸡有用嘴啄地的现象时即可开食。开食头几天饲喂煮得半熟的小米,并拌入熟蛋黄,蛋黄量按每18只雏鸡每天1个即可。7天后改喂混合饲料,饲料以半熟的谷物为主,辅以青菜、鱼粉、维生素。育雏时每平方米可饲养17只左右。饮水要充足清洁,初期喂温水,水中应加入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
饲喂前期日喂4次,后期可改成3次,饲喂量应以鸡每次吃完为原则,同时注意饲料不要发霉变质。4、日常管理:注意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
雏鸡生长较快,30日龄即可生长丝毛,50日龄体重可达250克。平时要保持鸡舍卫生,湿度适宜,饮水充足。产蛋期间保持每天光照16~17小时,光照不足时早晚要人工进行补充。日粮要采用配合饲料,配合情况是:鱼粉10%、豆饼10%、谷物粉20%、玉米粉30%、高粱5%、米糠7%、贝壳粉2%、生长素1%、青绿饲料15%。采用干、湿结合的饲喂方法。4月龄前日喂4~5次。产蛋期间,适当多喂青绿多汁饲料,以防止产蛋鸡过肥;适当加入锰盐,提高产蛋量和蛋的品质。
我们在这段时间必须要保证每天三次的喂食,少量多喂为主,可以用精饲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