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陕北白绒山羊育种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绒毛产业注入新活力

绒山羊产业是我国北方牧区及农牧交错区的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培育绒肉兼用型绒山羊新品种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性核心工作之一。

陕北白绒山羊育种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绒毛产业注入新活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陈玉林教授团队与榆林学院屈雷教授团队联合南京大学黄行许教授团队,通过基因工程育种,获得19只活体基因编辑的陕北白绒山羊,标志着我国在绒山羊育种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项目 数据
基因编辑陕北白绒山羊数量 19只
公羔数量 10只
母羔数量 9只
基因编辑羔羊平均体重 35千克

为了提高陕北白绒山羊的产绒量和生长速度,该团队利用最新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敲除抑制羊毛生长基因FGF5和抑制肌肉生长基因MSTN。经严格测定,基因编辑羔羊在生产性能方面达到了预期效果,部分羔羊日增重可达300克以上,与传统绒山羊品种羔羊日增重150克相比,基因编辑绒山羊拥有更快的生长速度。

据陈玉林介绍,目前已获得19只活体基因编辑的陕北白绒山羊羔羊,其中10只公羔,9只母羔,形成国内外最大的基因编辑绒山羊种群。这些羔羊已经5个多月龄,其中基因编辑公羔羊平均体重已达35千克,绒毛长度也有显著增加。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山羊的信息想要了解,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山羊频道详细了解。

在了解了陕北白绒山羊育种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绒毛产业注入新活力。后,我们再来看看陕北白绒羊育种助力绒毛产业升级。

科研力量共筑绒山羊新篇章
陕北白绒山羊育种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绒毛产业注入新活力
技术创新助力产业升级 突破性进展,引领行业新潮流

这一研究成果的取得,不仅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绒山羊种质资源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标志着我国在基因工程育种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目前,这19只基因编辑羔羊已成长为国内外最大的基因编辑绒山羊种群,成为科研和产业发展的新标杆。

实践成果,见证产业未来

在陈玉林教授的带领下,团队的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科学报告》。这一重要里程碑不仅彰显了科研团队的专业实力,也预示着陕北白绒山羊产业即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

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因为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陕北白绒山羊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科研团队将继续努力,推动产业升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让更多的农牧民受益于这一创新成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0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