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创新黑鳙鱼混合养殖模式,融合生态养殖与科技手段
近年来,湖北省钟祥市在发展现代高效渔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不断探索和推广新技术、新模式。今年,钟祥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推出了一项高效养殖模式——“才鳙混养”,将生态养殖与科技手段相结合,显著提高了养殖效益。
国家政策对生态养殖模式创新给予了大力支持,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为生态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市场需求逐渐向绿色、健康食品倾斜,生态养殖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市场驱动成为生态养殖模式创新的重要动力。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有利于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和普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科技创新为生态养殖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化管理等,提高了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融合现代科技手段,生态养殖模式可以实现精准养殖、智能监控、数据分析等功能,推动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
实例:才鳙混养模式今年,该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从广东佛山引进杂交才鱼新品种,在旧口镇西湖渔场联发水产专业合作社养殖。充分利用杂交才鱼生长快、抗病能力强、耐低氧和鳙鱼净化水质等特点,采取两种鱼混养,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
项目 | 内容 |
---|---|
杂交才鱼 | 生长快、抗病能力强、耐低氧 |
鳙鱼 | 净化水质 |
混养效益 | 显著提高养殖效益 |
1. 混合养殖:将不同种类的动物在同一区域内进行养殖,实现资源互补和生态平衡。
3. 智能养殖: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养殖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养殖效益。
1.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生态养殖模式的政策扶持力度,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
据联发水产合作社理事长李明华介绍,每亩鱼池投放单体3两左右的杂交才鱼1000尾和单体1斤左右的鳙鱼200尾,鱼种投入3500元,加上饲料和渔药1.6万元,总投入1.95万元。
经过几个月精心喂养,杂交才鱼每尾可达到3斤左右,鳙鱼可达到5斤左右,可产杂交才鱼1500公斤和鳙鱼500公斤,按照市场价杂交才鱼9元/斤、鳙鱼5元/斤计算,可收入3.2万元,除去成本每亩鱼池年获纯利1万多元,效益是传统常规养殖的5至6倍。
因为生态养殖模式的不断推广和普及,水产养殖业将朝着生态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