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44批次海参被检出违禁药,引发食品安全担忧
据大连相关餐饮单位反映,其购进的不合格鲜活海参主要来源于长兴购物中心、桃源荣盛市场和三八商城。相关经营业户表示,不合格鲜活海参购自外省市,尚未发现来自大连养殖环节的不合格海参。今年年初,其他省市海参感官好、价格便宜,引发了关注。
时间 | 事件 | 处理结果 |
---|---|---|
2023年第一季度 | 大连食药监局抽检海参产品 | 检出44批次不合格样品 |
近期 | 监管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处罚 | 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例 |
正在进行中 | 有关部门对不合格海参的来源进行调查 | 寻找禁用药物的添加环节 |
初步判断禁用药物添加可能发生在上游环节。为查清禁用药物的来源,大连市食药监局委托市食品检验所对流通和餐饮环节暂养水中硝基呋喃类等禁用药物进行了检验方法研究。
据调查,与2014年第四季度相比,此次抽检增加了125个批次,鲜活海参抽检比例由第四季度的13.16%提高到43.51%。大连市农业执法部门深入开展保春耕、治违禁、控药残等专项行动,严查违禁药物使用、非法售卖假农药等违法行为。
未来食品安全监管建议
强化从养殖源头到生产经营全环节的监管。
加大对鲜活海参主要批发零售市场的监管力度。
建立海参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机制。
对生产企业进行批批检验,确保原料质量安全。
结论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大连海参违禁药事件 提醒我们,食品安全监管必须落到实处,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经过对大连44批次海参被检出违禁药,引发食品安全担忧。的描述,不妨看看海参违禁药事件:揭秘食品安全隐患与应对策略的情况。
面对这一事件,大连食药监管部门迅速行动,对相关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处罚,并深入调查其他省市不合格海参的来源。据了解,今年第一季度,大连食药监局对海参及其产品进行了专项抽检,共抽检样品239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44批次,均含有违禁药物。其中,旅顺口区红利酒店抽检的海参样品,检测出孔雀石绿含量超标,严重违反了食品安全标准。
面对食品安全隐患,大连农业执法部门也积极开展专项行动,严查违禁药物使用、非法售卖假农药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已查处4起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大连某水产有限公司药残超标案。该案中,执法人员对大连某水产有限公司进行抽查,发现其养殖的海参苗种样品含有国家禁止在食品动物中使用的药物呋喃唑酮代谢物和氯霉素。
为从源头上保证海参品质,大连市食药监局将联合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加强对鲜活海参主要批发零售市场的监管。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大连海参”原产地保护、建立海参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机制、对生产企业的无质量合格证明的海参原料进行批批检验、食品流通、餐饮经营业户落实海参索证索票制度等。通过这些细致的举措,确保无产地证明或质量合格证明的鲜活海参不得入市交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