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西葫芦高产技术,针对早春低温、光照不足等难题
早春西葫芦种植技术
早春西葫芦,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活力,其种植技术备受关注。本文旨在为广大种植者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春西葫芦种植,品种选择至关重要。建议选择耐低温、早熟、高产、抗病品种,如早青一代、银青一代、奇山2号、张选1号、黑美丽、灰采尼等。
品种 | 耐低温 | 早熟 | 高产 | 抗病 |
---|---|---|---|---|
早青一代 | √ | √ | √ | √ |
银青一代 | √ | √ | √ | √ |
奇山2号 | √ | √ | √ | √ |
张选1号 | √ | √ | √ | √ |
黑美丽 | √ | √ | √ | √ |
灰采尼 | √ | √ | √ | √ |
1. 播种前处理:温汤浸种消毒,用30℃温水浸泡6小时,清洗、甩干种子。
2. 催芽:28℃~30℃条件下,湿纱布包种,种子破嘴即可播种。
3. 育苗:10厘米×10厘米塑料营养钵或72孔育苗盘,播种前浇足水,扣膜烤床。
4. 温度管理:播种后保持28℃~30℃;50%出苗时,降温至20℃~22℃,夜间12℃~15℃;第一片真叶展开时,适当升温,白天25℃,夜间18℃。
5. 苗龄:45天,苗45片叶时即可定植。
三、科学定植
1. 栽培密度:株距50厘米,行距75厘米,每亩1780株。
2. 垄作:垄高15~20厘米,垄上开沟、浇水、坐苗、培土至钵土面。
3. 地膜覆盖: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四、适时采收
1. 采收时间:雌花凋谢后7~10天,子房发育迅速,达到食用嫩瓜的成熟标准。
2. 产量:每亩产量达4000~6000公斤。
3. 管理要点:首批嫩瓜采收时,已是春暖花开的时候了,以降温降湿为主。
五、加强田间管理
1. 人工授粉:在日光温室冬春栽培中,花期昆虫传粉困难,最容易落花落果,必须进行人工授粉。
2. 留瓜:采收时还应观察植株长势和着瓜情况,植株长势弱的瓜应早收。
3. 防止化瓜:连续采收连续坐果,如采收不及时则化瓜现象严重。
六、
早春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涵盖了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科学定植、适时采收、加强田间管理等多个环节。掌握了这些技术,才能实现早春西葫芦的高产目标。
西葫芦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产品,定植前每个种植穴施猪、牛粪0.5千克,复合肥20克,过磷酸钙25克作基肥。将肥料与土壤拌匀后即可播种或定植。定植后,每亩追20%的人粪尿500~1000公斤,然后松土蹲苗。蹲苗7~10天后,视秧苗生长情况,每隔7~10天用30%的人粪尿追肥1次,促茎蔓生长,为结瓜打好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