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虎斑乌贼试养成功,探索海洋生物养殖新领域
作者:畜牧先锋•更新时间:2月前•阅读5
继去年攻克南海墨鱼人工育种难题后,宁波大学教授蒋霞敏团队 传来喜讯。市重大农业专项《虎斑乌贼产业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子项目“虎斑乌贼规模化养殖关键技术研究”成功通过年度现场验收,臭皮匠水产养殖场首次试养成功的虎斑乌贼共计520只。
平均胴长15.5厘米,平均体重0.545公斤,育成率高达10.4%。据悉,虎斑乌贼曾一度在我国沿海地区绝迹,如今在宁波人工繁育成功,不日将“游”上餐桌。
宁波大学实践基地:乌贼苗种繁育与养殖在宁波大学实践教育基地——舟山市水产研究所朱家尖基地,人工繁育出了体长为2.1—3.1厘米的乌贼苗种3.6万只,标志着虎斑乌贼在水泥池试养成功。
宁波大学的蒋霞敏教授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先后突破了虎斑乌贼人工繁育养殖和规模化育苗技术,并在水泥池、土池和网箱养殖中均获成功,养殖3-4个月即可达商品规格。
经济效益:预计年经济效益可达1亿元以上 未来展望:推动我国乌贼产业发展专家组在现场验收后认为,原生长于南海的虎斑乌贼在我市大规模人工繁育属于原始创新,如今又在我市取得了试验性养殖成功,这为今后大规模养殖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不但可以为浙江省增加一种水产养殖新品种,而且可以引领和推动我国乌贼产业的发展,在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数据展示项目 | 数据 |
---|---|
虎斑乌贼苗种数量 | 120余万只 |
虎斑乌贼成活率 | 较高 |
养殖模式 | 水泥池、土池、网箱 |
预计年经济效益 | 1亿元以上 |
宁波大学的虎斑乌贼养殖成功,不仅为我国海洋生物养殖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也为我国渔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虎斑乌贼,洁白无暇,犹如美玉,肉质鲜嫩Q弹,富含蛋白质,营养价值高,是宁波等沿海地区人民最爱的食材之一。据悉,虎斑乌贼可白灼、爆炒、卤水等多种烹饪方式,口感均佳。此次养殖成功,将为宁波市民带来更多美食选择。
推广试点,展望未来 技术突破,引领行业发展 携手企业,共创辉煌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