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大黄鱼白点病是一种由原生动物引起的鱼类疾病

在大黄鱼养殖过程中,一种名为白点病的疾病常常给养殖户带来困扰。这种疾病由单细胞原生动物刺激隐核虫引起,对大黄鱼的生长和养殖造成了严重影响。

大黄鱼白点病是一种由原生动物引起的鱼类疾病
病原与传播

刺激隐核虫,又称海水鱼小瓜虫,属于纤毛动物门小瓜虫类。这种原生动物主要寄生在海水鱼类的体表部位,通过直接接触或水传播的方式感染其他鱼类。

症状与诊断

大黄鱼感染白点病后,体表会出现白色结节,这些结节是刺激隐核虫的繁殖场所。取白色结节进行显微镜检查,可见许多椭圆形的棕褐色包被物,为细菌菌落外包的纤维组织、上皮细胞增生形成。

防治方法

为了有效防治大黄鱼白点病,

方法 具体操作
苗种消毒 运输状态稳定后,用1.0×10^-5的高锰酸钾淡水药浴10分钟消毒,第2天再用淡水配制2.0×10^-5的晶体敌百虫与4.0×10^-6的硫酸亚铁合剂浸泡10分钟消毒。
环境消毒 用2.5×10^-4的福尔马林淡水浸泡10~20分钟,以后3天每天在平潮时提起网箱,用同样浓度的福尔马林液泼洒1次。或用5~10×10^-5的硫酸铜淡水浸泡5~10分钟,以后3~5天每天平潮提起网箱,用5×10^-5的硫酸铜溶液泼洒1次。
饲料添加 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防止病鱼继发感染细菌。

需要注意的是,大黄鱼对硫酸铜较为敏感,使用时应小心。此外,放养密度不宜过大,以降低感染风险。

案例分享

2014年1月,浙江某养殖场出现大黄鱼白点病,通过采取上述防治措施,成功控制了病情,减少了经济损失。

大黄鱼白点病是一种由原生动物引起的鱼类疾病
预防措施

预防胜于治疗,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来预防白点病的发生。在苗种购进时,使用高锰酸钾和敌百虫进行药浴消毒。控制放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此外,我们还定期使用福尔马林和硫酸铜进行水体消毒,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一旦发现白点病,我们立即采取治疗方案。使用抗菌素添加到饲料中,防止继发感染。对病鱼进行隔离治疗,使用特定药物进行浸泡。同时,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体清洁,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未来展望

面对白点病这一长期困扰大黄鱼养殖业的难题,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防治策略。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病原体的特性,开发更有效的防治方法。同时,推广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提高养殖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9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