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浙江铁强村牡蛎丰收,游客络绎不绝

是牡蛎旺销时节。今年,浙江台州市三门县横渡镇铁强村牡蛎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平均亩产量1400多公斤,亩产值5000多元。以前,铁强牡蛎是生长在滩涂的石头和海边的岩石上,纯野生的,妇女们用蛎撬撬起来卖… 春节前后正是牡蛎旺销时节。今年,浙江台州市三门县横渡镇铁强村牡蛎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平均亩产量

浙江铁强村牡蛎丰收,游客络绎不绝
浙江省三门县横渡镇铁强村:牡蛎的故乡

“我参加合作社后,平均每亩收入5000元以上,比以前要出高一倍。”合作社社员罗祥兵高兴地说道。

特色养殖,铁强牡蛎香飘四海

铁强村养殖牡蛎最特别的便是采用条石养殖,那肥美多汁的碳烤牡蛎配上啤酒,.

这不,眼下宁海西店的牡蛎又到了丰收时节。牡蛎是宁波传统的海鲜,生、烤、煮都能吃,味道鲜美.

据了解,铁强村养殖户创造性地利用条石养殖牡蛎。他们买来条石插在滩涂上,平均每亩滩涂可插3000多根条石,到5月份,牡蛎主动在条石上繁殖起来,这样的牡蛎没有一点污染。由此,铁强牡蛎以味道鲜美、肉肥、口感细腻、无污染而闻名台州、宁波、温州等地。

“经过20多年的开发,现在铁强村牡蛎养殖面积发展到1000多亩,成为三门县牡蛎养殖专业村和县里最大的牡蛎养殖基地。”林由喜告诉笔者,“单单牡蛎这一项,每年就为村民带来50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

程村蚝因其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受到消费者青睐,养殖生蚝是当地蚝农致富的好途径。目前,阳西程村蚝产业园已入选省级农业产业园。以此为契机,当地通过优化种养方法、推广新品种、延伸深加工链、打响地域品牌等措施,不断提升养蚝附加值,做大做强程村蚝产业链,让更多人通过养蚝富起来。 ●南方日报

19-10-06 大丰收海鲜地方菜 .就着海胆黄和蛋羹一同送入嘴,上天下地,独一份的美味。.本港海味儿这词一出,就一直是赞不绝口、情有独钟.

美食节以欢庆牡蛎丰收为主题,打出淳朴,且以此为傲 的标语,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客.剥牡蛎和吃牡蛎的比赛,让游客们兴致勃勃垂涎欲滴。

2009年2月,铁强村村民林由喜发起成立了县牡蛎养殖专业合作社,把32户养殖户组织到合作社里来,对牡蛎实行统一养殖、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稳定了市场价格,提高了经济效益。

简单了浙江铁强村牡蛎丰收,游客络绎不绝,探寻海鲜美味。,现在展开铁强村牡蛎热销,游客寻味潮涌的话题。

传统养殖,新篇章开启

铁强村的牡蛎养殖历史悠久,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起初,村民们仅靠滩涂和海边的岩石养殖,产量有限,经济效益不高。只是,因为技术的进步和村民的共同努力,铁强村的牡蛎养殖逐渐走向规模化、专业化。

浙江铁强村牡蛎丰收,游客络绎不绝

2005年,铁强村决定收回滩涂,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将养殖权承包给130多户村民。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养殖热情,也使得村集体经济收入得到了显著提升。

“牛奶色”的牡蛎,一个个肥美饱满,让人食之难忘。这种独特的养殖方式,不仅为铁强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也为消费者带来了美味与健康。

合作社模式,共赢未来 展望未来,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9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