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芝麻枯萎病和茎点枯病是芝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

芝麻,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只是,芝麻生产过程中,枯萎病和茎点枯病两大病害,却常常给农户带来困扰。这些病害不仅严重影响芝麻的产量,还降低芝麻的品质。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种病害的特点及防治方法。

芝麻枯萎病和茎点枯病是芝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
一、芝麻枯萎病

芝麻枯萎病,又称半边黄或黄化,是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病害。该病主要从苗的根尖、伤口侵入,病菌从根部侵入后进入导管,沿导管蔓延到茎、叶、蒴果和种子,致使全株发病枯死。病株茎基部呈红褐色,茎维管束呈褐色,叶片变黄萎蔫枯死。

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及种子处理。

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基肥,基肥以中迟效有机肥为主,并混施磷、钾肥。

采用高畦栽培,及时清沟排水,防止田间有积水。

药剂防治:37%枯萎立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多菌灵悬浮剂7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80%硫酸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芝麻茎点枯病是土传真菌性病害,可借助风、雨水、气流进行传播。该病主要发生在芝麻结顶期后,然后是苗期。苗期发病根部变褐死亡,地上部萎蔫枯死,茎秆初为水浸状,后生许多小黑点。开花结果期根部感病后,主根、支根逐渐变褐,皮层内部形成许多黑色菌核,致使整株枯死。

农业防治:实行3-5年轮作,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健苗。

药剂防治:70%甲基托布津等。

病害 发病级别 发病程度
枯萎病 30.2 严重
茎点枯病 26.6 较重

芝麻枯萎病和茎点枯病是芝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通过以上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害发生,保障芝麻产量与品质。在实际生产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防治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

芝麻枯萎病和茎点枯病是芝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

在芝麻生长过程中,顶梢弯曲下垂是一个常见现象,这通常是由于芝麻茎点枯病引起的。这种病害在芝麻结顶期后尤为明显,叶片和蒴果逐渐变为褐色,严重时会导致全株枯死。茎点枯病是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主要通过风、雨水和气流传播。降雨情况是此病发生的关键因素,高温多雨的天气有利于病害的蔓延。

芝麻播种方式有撒播、条播和点播。撒播适合抢墒播种,但不利于田间管理;条播便于间苗中耕,适宜机械化操作;点播则有利于控制行株距,便于管理。播种时,每亩用种量撒播为400克、条播为350克、点播为250克。在土壤肥力高、病虫害少、含水量高的田块,可适当减少播种量。

芝麻病害的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

农业防治方面,应实行轮作,避免连作;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基肥,培育健苗。药剂防治方面,应在病害发生前喷药保护,或发病初期用药。常用药剂包括37%枯萎立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多菌灵悬浮剂7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80%硫酸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