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种植技术,涉及土壤、水分、肥料、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改良土壤、节约成本为目标,安排以下施肥方案:辣椒病虫害最主要的就是炭疽病、疫病、病毒病、软腐病、根腐病、青枯病,茎基腐病、枯萎病、根...
按要求使用,基本不受病虫的危害。
水分管理辣椒旱了落花落果,涝了呕根死棵,也是落花落果,所以辣椒怕旱也怕涝。因此,要小水勤浇,最好是渗灌或滴灌。
辣椒根系不发达,为使根系发达,抗旱抗涝,改变过去的栽培方式,改垄下栽培为垄上栽培,可增产20%以上。垄上栽培与滴灌配合更好。
施肥方案 | 用量 |
---|---|
腐熟优质粗肥 | 300千克/每分地 |
尿素 | 1.5千克/每分地 |
过磷酸钙 | 5千克/每分地 |
草木灰 | 15千克/每分地 |
肥料撒匀后浅翻15厘米,耙细耙平,做宽幅高畦,有利于提早播种、定植和根系的发育。畦长7-10米,畦宽1.2米,畦面宽0.85米,间距0.4米,沟深0.1米。从沟中起部分细土暂堆地头做复土用。畦做好后要立即播种。每畦面均匀撒干籽200克,覆土后盖0.9米宽地膜。膜面拉紧铺平两边两头要压严压实。地膜盖好后畦上面用塑膜做小拱棚,棚高0.5-0.6米。整地、播种、盖膜动作要快,防止跑墒。也可以在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中实施小拱棚育苗。
辣椒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辣椒在我国的农业种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增强,农产品的质量问题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绿色理念的影响下,需要种植人员更加关注辣椒的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摘要本文就辣椒种植技术进行了具体的介绍,提出了辣椒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够有效提高辣椒的产量以及质量,帮助农民增收。
有机辣椒育一般在2月中下旬,低温状态可育出壮苗,人工控制幼苗生长所需的环境温度。定植前达到壮苗标准:即茎秆粗壮节间短,叶片肥厚颜色深,茎叶完整无病虫,根系发达侧白根,定植时节8叶分。在定植前对苗床浇水,以减轻起苗时损伤根系,缩短移栽后缓苗时间。
选择苗床很重要,苗床面积是大田面积的1%。苗床地选好后在播种前灌足底水。
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左右;夜间12-15℃左右。当有60-70%苗出土时揭去地膜。当中午温度升高时注意放风降温,防止烧苗。
水分:育幼苗的土壤湿度宜偏小。当幼苗2-3片真叶时,如土壤干旱可用喷壶喷水。4-5叶时如干旱可将沟灌满水,使水慢慢渗到畦内土壤里,要灌透以减少灌水次数。
疏苗:当幼苗1-2片真叶时要疏苗,去弱留壮,拔除杂草,防止拥挤。株距3-4厘米,每畦留苗17000株左右,可栽2亩大田。
练苗:在定植前15天在小拱棚顶部破口放风练苗,使幼苗逐步适应外部环境,提高移栽成活率。
在播种前晒种2天,用清水浸泡3-4小时,然后再用10%磷酸三钠1000倍水溶液浸种1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再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要不断搅拌,并随时补给温水保持55℃水温,捞出催芽24小时待播。
播种前对苗床进行整地,床土要求透气良好,肥沃土壤总孔隙度不低于60,速效氮含量50-100mg/kg,速效磷含量60mg/kg以上,并用50充分腐熟晒打碎过筛的猪牛粪50未种过农作物的净壤土,充分混匀,平铺于苗床上,二播种在播种时,按株距3-4厘米进行点播。
如果在种植时天气比较干燥,辣椒苗定植时可以喷洒水分,提高辣椒定植的成活率。药用土壤的配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但是,应根据病虫害的不同...
土壤改良:为辣椒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在辣椒种植的第一步,土壤的改良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以某辣椒种植基地为例,该基地位于我国南方某地。基地负责人骆宝珍表示,为了改良土壤,他们采用了多种措施。对土壤进行深翻,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以打破土壤板结。接着,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如鸡粪、猪粪等,以提高土壤肥力。此外,还施用了草木灰、过磷酸钙等无机肥,以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微量元素。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为辣椒的根系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辣椒病虫害的防治是辣椒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某辣椒种植基地为例,他们采取了以下措施。选择抗病虫害的辣椒品种进行种植。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潜在的病虫害。在生长过程中,定期喷洒农药,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加强对辣椒植株的观察,一旦发现病虫害,立即进行处理。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辣椒病虫害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水分管理对辣椒的生长至关重要。辣椒既怕旱又怕涝,因此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合理安排浇水。在某辣椒种植基地,他们采用滴灌技术进行水分管理。这种方法可以保证辣椒根系得到充分的水分,同时又不会造成水分过多导致的根部腐烂。基地负责人黄永红表示,通过科学的浇水,辣椒的生长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栽培管理:辣椒增产的秘密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辣椒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辣椒种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未来,辣椒种植将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一是加强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提高辣椒的抗病虫害能力;二是提高辣椒种植的机械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三是发展绿色、有机辣椒种植,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