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0万尾黄鱼放流官井洋,旨在恢复海洋生态平衡
省政府原副省长潘心城、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李涛,以及来自海洋与渔业局、诚信促进会、政协、省摄影家协会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放流活动,并参观了公司的大黄鱼主题博物馆与实验室。此次的200万尾鱼苗全部是由公司捐献的。
当前,我省海域正处于休渔期,这在客观上为被放流的鱼虾贝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业执法机构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水域巡查,严禁从事定置网、流刺网、桁杆虾拖等各种可能危害和影响增殖放流鱼类索饵、洄游的捕捞作业以及电炸毒鱼等违法行为,确保放流鱼苗顺利融入增殖放流水域。
“曾经的过量捕捞造成了大黄鱼资源衰退,如今,政府部门一直在倡导海洋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的保护,我们水产企业有责任,有义务参与这项公益事业。”富发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嫩弟说,渔业资源关系着企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公司每年都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增殖放流活动,从2011年至2015年共放流鱼苗3000多万尾。
增殖放流活动由福建省环三都澳区域绿色发展基金会和青拓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增殖放流活动在三都澳内的官井洋大黄鱼。此次投放的200万尾鱼苗,将对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种群的恢复和增加起到一定的作用。
浙江海洋大学的研究员担心鱼苗能否适应天气变化。从2019年12月起,浙江海洋大学牵头专家团队实施东海野化训练,让这些鱼苗在适应海洋环境后,陆续放流。
海洋生态恢复工程为了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资源,自2007年起,宁波开始实施岱衢族大黄鱼野生亲体采捕、保活、繁育和种质库建设项目。将在岱衢洋捕获的大黄鱼进行规模化养殖并放流,数量以千万尾计。
富发水产有限公司富发水产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现代制种、养殖、科研一体化的现代水产种业科技企业。公司建有国家级大黄鱼原种场、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研究平台,主要开展大黄鱼、石斑鱼、条石鲷等海水鱼类的种质保鲜、新品种选育、病害防治、营养需求等研究。
年产大黄鱼原良种受精卵2吨、鱼苗2亿尾、成鱼300吨。公司还建有国内首个大黄鱼主题博物馆,涵盖科普、文化、产业等展区,宣传了大黄鱼历史文化与产业发展过程。
项目 | 数量 |
---|---|
年产大黄鱼原良种受精卵 | 2吨 |
年产鱼苗 | 2亿尾 |
年产成鱼 | 300吨 |
福建200万尾黄鱼放流官井洋,旨在恢复海洋生态平衡。的内容结束,现在进入官井洋黄鱼放流,海洋生态修复实践。
在福建宁德的三都澳官井洋,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修复实践正在进行。这片海域,曾经因为过度捕捞导致大黄鱼资源衰退,如今,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正携手,让这片海洋重焕生机。
政府与企业共筑生态长城“江河湖海年年有鱼”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是由省海洋与渔业厅发动的,因为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与民众参与到活动中来,共同为海洋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保护贡献力量。
此次官井洋黄鱼放流活动,不仅是海洋生态修复实践的一次成功尝试,更是对未来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探索。相信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海洋家园将更加美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