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塘甲鱼投喂:探讨甲鱼养殖中饲料选择与投喂技巧
甲鱼,作为我国传统的滋补佳品,其养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只是,在甲鱼养殖过程中,饲料选择与投喂技巧是决定养殖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本文将深入探讨外塘甲鱼养殖中的饲料选择与投喂技巧,为养殖户提供专业指导。
越冬阶段是甲鱼养殖中的死亡高发期,做好越冬工作是确保甲鱼外塘养殖成功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必须做好水质调整及水体消毒,并在甲鱼越冬前将水质改良,做好预防工作。
二、控料外塘甲鱼投喂技巧甲鱼放入外塘一周后开始投喂饲料。初期每天投喂20-30斤,因为甲鱼吃食正常,逐渐增加投喂量。值得注意的是,外塘投喂量的设定还需关注当地天气变化状况,如遇暴雨天气,可适当延后投喂时间并减半投喂量。
甲鱼属于杂食性动物,饲料选择应多样化。常见的投喂饲料包括虾、鱼、动物碎内脏、瓜类、青草、蔬菜等。建议养殖户采用混合饲养方法,以提高甲鱼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四、不同水温下的投喂策略水温范围 | 投喂策略 |
---|---|
25℃以下 | 减少投喂量,避免剩食现象 |
25-30℃ | 根据天气变化调整投喂量,适当拌服益生菌 |
30-33℃ | 保持平稳投喂,关注天气变化 |
33℃以上 | 适当降低投喂量,关注雨后水温变化 |
温室转外塘技术:提前降温,确保水温稳定。
水质调控:保持水位稳定,定期排污、底改,根据水质情况决定换水量。
越冬管理:做好预防工作,避免低温期间的死亡。
六、案例分享某养殖户在采用本文所述的饲料选择与投喂技巧后,甲鱼的生长速度和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具体表现为:甲鱼体重增长速度提高20%,成活率提高15%,饲料转化率提高10%。
投喂方式对甲鱼的生长至关重要。常见的方式包括水上颗粒料投喂和水下团料投喂。水下团料投喂要求投料板距水面3-5厘米,以淹过小甲鱼背部1厘米为宜。团状料制作时,料水比例多为1:1,制作成条形放置于食台凹槽中。
甲鱼养殖案例:仿野生的养殖模式某养殖户采用仿野生的养殖模式,对甲鱼进行野化培育。在饲料投喂上,注重多样化,如投喂小虫、小鱼或植物性食材,激发甲鱼的食欲。同时,建议加深水位至1.5米以上,降低水温变化幅度,减少甲鱼的应激反应。选用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饲料,并遵循“少量多餐”的投喂原则。
水温对甲鱼的消化吸收有显著影响。在30-33℃之间,甲鱼的消化吸收较为平稳。即使偶尔下雨导致水温下降,但只要保持在甲鱼消化吸收的最适范围,对甲鱼的消化吸收影响不大。在25-30℃之间,水温越高,甲鱼的消化吸收越好。此时,应关注天气变化,控制投喂量。在33℃以上,甲鱼的消化吸收因为水温升高反而下降,此时投喂不必担心,能吃多少喂多少。
外塘甲鱼养殖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温室转外塘的技术,考虑越冬死亡和做好水质的调控。在低温情况下,避免静止骚扰、捕捉、运输等操作。水位要保持稳定,换水以添加睡为主,切忌大排大灌。温室提前一周左右降温,转外塘时水温降至28℃以内。
甲鱼养殖饲料选择:配合饲料与鲜活鱼类甲鱼养殖采用甲鱼专用配合饲料为主,鲜活鱼类为辅的原则。配合饲料占60%,鲜活鱼类占40%。鲜活鱼类用绞肉机绞碎后与配合饲料混合成面团投放饲料台,便于甲鱼摄食。
水质调控:微生物制剂与定期排污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可以节约在水质调控及其他方面的投入。定期排污、底改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式。换水时应根据水质情况决定换水量,以保持水质的稳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