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鲍鱼产业寻求国际化发展,探索海外市场新商机
12月18至19日,第六届全国鲍鱼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福建省东山县召开。会议围绕“互联网+时代的鲍鱼产业”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吸引了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的相关专家、鲍鱼产业的企业代表、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代表等共同探讨鲍鱼产业的未来发展。
过去十年,是我国鲍鱼产业发展的黄金阶段,鲍鱼养殖产量突破十万吨,占全球的92%,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使鲍鱼养殖成为我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份 | 鲍鱼产量 | 占全球比例 |
---|---|---|
2010年 | 5.5 | 48% |
2015年 | 8.2 | 72% |
2020年 | 10.3 | 92% |
福建省莆田市着力建设出口鲍鱼质量安全示范区,开辟南日鲍出口绿色便捷通道,促进出口鲍鱼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加大鲍鱼养殖结构调整力度,推广“投大苗、养中鲍”、“鲍鱼、海带与龙须菜轮养”等生态养殖模式,建立4个南日鲍“中苗短养”转型养殖示范区。
通过鲍鱼节对外传递福建和连江的鲍鱼产业发展,以及展现鲍鱼加工企业的实力,将为福建、连江的鲍鱼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福建省鲜伴食品有限公司,一家集鲍鱼养殖-生产加工-出口销售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自2003年创立以来,始终致力于鲍鱼产业的创新发展。公司总经理王先生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拓展海外市场,为我国鲍鱼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福建引入皱纹盘鲍与日本盘鲍的杂交鲍并逐渐扩大养殖规模。如今,福建鲍鱼产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为进一步扩大出口份额,开拓高附加值海外市场,福建鲍鱼产业正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例如,福建省某鲍鱼企业计划向美国出口鲍鱼罐头,但由于对美国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方面的标准不熟悉,不敢轻易接单。为此,企业积极寻求相关技术支持,以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
前四章聚焦关税政策对出口、成本及产业链的直接影响,揭示企业利润率下滑、转口贸易激增等现实困境;第五章至第七章深入探讨国内市场格局演变、技术创新方向与企业商业模式转型,提出差异化竞争与高端化品牌建设等策略建议。
另外,我市还利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开展鲍鱼优良亲本的引进、培育和改良,构建优质种苗生产体系;坚持扩大生产与精细加工并重,全市鲍鱼精深加工出口企业已初具规模,订单增量大,出口形势良好;整合鲍鱼育苗、养殖、加工、流通、科研等资源,积极开展商标申报和管理工作,形成莆田鲍鱼品牌发展合力,助推莆田鲍鱼产业健康发展。
海外展销馆的顺利落户,意味着海连江产品获得了海外市场的准入与认可,彰显连江特色农产品在产品品质、食品安全溯源以及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说完了福建鲍鱼产业寻求国际化发展,探索海外市场新商机。,现在来谈谈鲍鱼出海:拓海外市场新蓝海。
一、产业升级,鲍鱼养殖迈向高质量发展因为我国鲍鱼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的不断突破,鲍鱼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日益凸显。未来,鲍鱼产业将继续拓展海外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鲍鱼产业还将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