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蚯蚓养殖饲料饲养管理,关键在于营养均衡与适量

在蚯蚓养殖的领域中,饲料的饲养与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实现营养均衡与适量,从而提升蚯蚓养殖的效益。

蚯蚓养殖饲料饲养管理,关键在于营养均衡与适量
基本原则
鉴定方法 操作步骤
感官鉴定 取少量发酵好的饲料,投入成蚓200条左右,观察蚯蚓状态。
时间观察 48小时内无逃逸、无死亡,表明饲料发酵合格。

根据养殖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平行或垂直于大棚长度方向来铺设养殖床,宽度控制在1.2~2m,厚度约25cm,基料湿度保持在60%~70%,并注意合理布置作业通道及开挖排水沟。

饲料质量鉴定

在日本,饲养1至10万条蚯蚓的养殖场,用的是养殖箱,箱长40厘米,宽20厘米,高30厘米,箱底铺10厘米厚的土,再铺上5厘米厚经水浸溃的稻草,然后加入20...

蚯蚓种苗选择

选择较适宜当地环境条件或有特殊用途的蚯蚓种苗,一般选择“太平2号”或“北星2号”等品种进行养殖,蚯蚓种苗的投人量为0.5~2kg/m2。

蚯蚓饲料的碳氮比应小于33,最佳碳氮比为22.6。蚯蚓的饲料可以是任何有机质,但必须充分发酵。

按照适温多投料、高温减投料、低温少投料的原则来确定具体的饲料添加量。

蚯蚓采食量大,同时会产生大量蚓粪,因此,必须及时补充足够的饲料,并定期清除蚓粪。

采用沤肥法,饲料堆的高度控制在1.2-1.8m,宽度约3m,每次发酵的饲料重量不得少于400kg。

在室内养殖应常开门窗,要求饲料通气性良好,以保证蚯蚓新陈代谢旺盛。

温度控制

蚯蚓养殖的适宜温度为17~28℃。当夏季天气炎热时,须采取降温措施。

在蚯蚓养殖密度达到采收要求、养殖床表面的饲料有90%粪化后,将养殖床表面10cm厚的基料用叉子挑到之前铺好的与养殖床等长的塑料薄膜上,利用蚯蚓的惧光性一层一层地将表面的蚯蚓粪剥离,最后得到干干净净的纯蚯蚓。

蚯蚓养殖饲料饲养管理,关键在于营养均衡与适量

在判定饲料发酵是否合格时,我们采取感官鉴定法。简单就是取少量发酵后的饲料,投入约200条成蚓,观察0.5小时内蚓群是否进入正常栖息状态。若48小时内无逃逸、无死亡,即表明饲料发酵合格,适合蚯蚓饲养。

2、养殖床铺设及管理

5、发酵方法与饲料堆置

6、蚯蚓及蚓粪采收

在鉴定饲料质量时,一般使用生物鉴定法。具体操作为:将饲料堆置,待其自然发酵。发酵好的合格饲料应是粪料呈黑褐色或咖啡色、无异味、质地松软、不粘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8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