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大棚青菜种植技术要点,关注环境调控与品种选择

一、精细整地

大棚青菜栽培要求精耕细作,种植前需做到墒平、土细、沟直、肥足、无杂草。

大棚青菜种植技术要点,关注环境调控与品种选择

大棚蔬菜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框架的种植技术,可人为控制温度、水分等适宜蔬菜生长的环境,调整蔬菜生长季节,让人们吃到反季节蔬菜,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二、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以喜温类早熟或晚熟品种为主,适栽品种有茄子、番茄、青椒、黄瓜、菠菜、芹菜、白菜类青菜、结球甘蓝、韭菜、大蒜、葱类、芥蓝、萝卜、瓜类、青花菜、紫甘蓝、豌豆、草毒等。

种植的叶菜类蔬菜多数以一年两茬栽培模式,经济效益不高,菜农种植积极性下降。针对这种情况,耀州区技术人员从较为常见的青菜种植入手,通过试验示范,摸索出一套一年五茬亩收入超3万元的大棚叶菜多茬口高效栽培模式,提高园地复种指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温度调控

大棚栽培的青菜多为喜温型,最适温度为26-32℃,生存温度上限为40-45℃,低限o-3℃。温度高于32℃时要采取降温措施,即打开棚门或换气孔、天窗和进行喷雾等。温度低于5℃时要采取加温措施,如炉火加温、热风加温、蒸汽加温等。

大棚内空气湿度过大,直接影响青菜的光合作用和对矿物质营养的吸收,且有利于病菌胞子的发芽和侵染。因此要进行透风换气,促进大棚内高湿空气与外界低湿空气交换,降低棚内的相对湿度。采取滴灌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棚内加温也可大幅度降低空气湿度。

五、肥水管理

基肥一般使用肥效长的农家肥,但必须腐熟后才能施用,亩用4000-5000公斤,主要结合深翻或整地时施入。化肥作基肥时,一般每亩施用量为过磷酸钙40-50公斤,二氨或复合肥15-20公斤,可采用沟施,其中过磷酸钙最好与有机肥一块堆沤混合施用。追肥量一般约占作物全生育期需肥总量的1/3,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施用方法有冲施、撒施、埋施、根外追肥等。大棚青菜栽培既怕涝又怕缺水,除滴灌、雾灌外,主要是人工浇水,严禁放水漫灌。

六、病虫害防治

人工防治主要是人为去除病虫害枝叶及病株,物理防治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深翻深耕等。药物防治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实践中要认清标签上的防除、防治对象、药剂用量及使用方法,做到对症下药。

进行蔬菜大棚栽培,必须掌握大棚内环境的特点,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条件,从而获得优质高产。大棚搭建:选择向阳、避风、高燥、排水良好,没有土壤传染性病害的地方搭棚。

大棚青菜种植技术要点涉及多个方面,从精细整地、品种选择、温度调控、湿度调控、肥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术要点,才能确保大棚青菜的优质高产。

环节 要点
精细整地 墒平、土细、沟直、肥足、无杂草
品种选择 喜温类早熟或晚熟品种
温度调控 最适温度26-32℃,生存温度上限40-45℃,低限o-3℃
湿度调控 透风换气,降低空气湿度
肥水管理 基肥腐熟农家肥,追肥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病虫害防治 人工、物理、药物防治相结合

二、科学选种,提升产量与品质

选择适合的品种是提高大棚青菜产量与品质的关键。我们应优先考虑喜温类早熟或晚熟品种,如茄子、番茄、青椒、黄瓜等。通过精心挑选,我们可以实现一年多茬的种植模式,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从而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大棚青菜种植技术要点,关注环境调控与品种选择

肥水管理是青菜生长的重要环节。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确保土壤肥力充足。追肥则根据青菜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调整,保证营养均衡。此外,滴灌、雾灌等节水灌溉方式的应用,也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率。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精心管理,大棚青菜的种植将变得更加科学、高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还能为菜农带来可观的收入。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耀州区那样的大棚青菜高效栽培模式,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8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