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冬季囤养河蟹,如何确保成活率与品质

冬季囤养河蟹,有利于错开集中上市销售季节,提高河蟹上市价格,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现提几点建议:

冬季囤养河蟹,如何确保成活率与品质
池塘要求 面积5-10亩,池水水位保持在1.5米以上,水源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埂不漏水,池埂面宽2-3米,池底淤泥15厘米以下。
质量和数量要求 囤养的河蟹需无病无伤、附肢齐全、活力强的个体,个体规格在120克左右,亩囤500~600千克,池内需投放水花生、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和适量的螺蛳,以保持河蟹在囤养期间少掉膘。
饲料投喂 因地制宜选用饵料,如瓜果、蔬菜、豆饼、水草、煮熟的山芋条、麦粒和切碎的小鱼虾、蚕蛹、禽畜加工厂下脚料等,动植物饵料搭配投喂,以投喂动物性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为辅,其中动物性饲料占饲料总量的60%~70%,水温高于10℃时,日投饲量为河蟹重的10%左右,分两次投喂,上午投全日量的30%~40%,下午投60%~70%,水温低于10℃时,投饵量减少3%~5%,直至冬眠停喂。
水质管理 河蟹喜欢清新的水环境,透明度40厘米左右,ph值7.5~8.5之间,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升。囤养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水位,池水深度应因为气温降低而逐渐增加。为了保证池底在严寒天气下保持较高水温,水深应不低于1.5米。应经常换水,当水温超过10℃时,应该每隔7~10天或3~5天换三分之一池水。当水面大面积结冰时,应破冰增氧。小池塘则应经常增氧。
巡塘检查 一查水色水位。保持良好水质和充足溶氧;二查活动情况,要适量投饵,保证其吃饱吃好,并要及时捞除变质残饵,以保持水质清新。


从冬季囤养河蟹,如何确保成活率与品质?过渡到冬季河蟹囤养,技术保障成活品质,我们继续前进。

巧施囤养策略,河蟹冬季增效益

冬季囤养河蟹,如何确保成活率与品质

囤养河蟹的池塘要求面积适中,以5-10亩为宜,水位需保持在1.5米以上,确保水源充足、进排水便利。池埂应坚实不漏水,面宽2-3米,池底淤泥厚度控制在15厘米以下。在河蟹入池前10天,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7天后注水,为河蟹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选择健康的河蟹进行囤养,要求无病无伤、附肢齐全、活力强。个体规格以120克左右为宜,囤养密度控制在亩囤500-600千克。为防止河蟹在囤养期间过度消耗体力,可在池内投放水花生、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以及适量的螺蛳等动物性饵料。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饵料,如瓜果、蔬菜、豆饼、水草、煮熟的山芋条等。投喂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为辅,其中动物性饲料占比60%-70%。水温高于10℃时,日投饲量为河蟹重的10%左右,分两次投喂;水温低于10℃时,适当减少投喂量,直至冬眠停喂。

保持良好的水质是河蟹囤养的关键。水体透明度控制在40厘米左右,pH值保持在7.5-8.5之间,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升。冬季囤养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水位,水深不低于1.5米。根据气温变化,适时换水,确保水质清新。当水面大面积结冰时,及时破冰增氧,防止河蟹因缺氧而死亡。

定期巡塘,检查水色、水位、河蟹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同时,加强病害防治,定期使用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防止疾病的发生。

冬季河蟹囤养需要综合考虑池塘建设、河蟹选择、饲料投喂、水质管理和病害防治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河蟹成活品质和经济效益。通过以上技术保障,养殖户有望在冬季囤养河蟹的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7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