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江苏太湖水质恶化,鳙鱼成为净化水质的关键物种

各种污染源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导致太湖水质严重恶化。而事实也证明,鲢鱼、鳙鱼确实是名副其实的 净水能手,对太湖水质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江苏太湖水质恶化,鳙鱼成为净化水质的关键物种

昨天,江苏省海洋渔业工作会议上发布了《2014年江苏省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这些鱼儿对净化水质起到了重要作用。据介绍,2014年太湖放流的鲢鳙大约从太湖水体中移除818.3吨碳、254吨氮和65吨磷。

放流鱼种 移除物质 数量
鲢鱼 818.3吨
鲢鱼 254吨
鲢鱼 65吨

江苏省滆湖渔业管理委员会资源环保处处长花少鹏告诉记者: 花白鲢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生长过程中,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相关科研数据表明,花...

太湖将近100平方公里的水面上都覆盖了一层绿色的油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多达1.3亿元。太湖蓝藻爆发。此后连续多年,太湖的水质依然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在2007年5月底,太湖 爆发了大面积的蓝藻“水华”,无锡市的饮用水源受到了严重影响。

当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时会形成水华,而如果蓝藻和小三毛金藻形成优势种群,形成的“水华”使水体具有毒性,影响水质,如果放置适量的鳙鱼,就可以控制蓝藻和小三毛金藻的过度繁殖,从而达到调节水质的作用。

Lake Taihu水体富营养化是我国湖泊所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许多湖泊都暴发了严重的蓝藻水华。为此,人们采用了一系列方法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其中生物治理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

包含三角鲂、鲢鱼、鳙鱼等共4万公斤。此次放流活动持续四天,将在宜兴、武进两地共计投放16万多公斤鱼种,包括三角鲂1.28万公斤、鲢鱼种近7.94万公斤、鳙鱼种6.96万公斤,有效改善滆湖水域生态环境。

河长及地方政府进行通报批评。减煤是江苏省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也是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的重要措施。但是,2018年1-6月,41条主要入长江支...

十多万尾花白鲢、青鱼、草鱼、鲫鱼等鱼苗投放入太湖中。当日,2013年太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苏州吴中区陆巷码头举行。

根据计划,今年投入1000万元人民币,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80万公斤,约2亿尾,发挥以鱼治藻、净化太湖水质作用。太湖国际社区:在江苏,是时候住华润...


我们刚刚完成了江苏太湖水质恶化,鳙鱼成为净化水质的关键物种。的讲解,现在切换到太湖水质恶化,鳙鱼净化显奇效。

污染现状:太湖水质恶化,生态危机凸显

江苏太湖水质恶化,鳙鱼成为净化水质的关键物种

鳙鱼净化:生态修复的绿色力量

以鱼治藻:鳙鱼在太湖水华治理中的关键作用

生物治理:淡水贝类的生态效益

淡水贝类,如双壳贝类,是淡水生态系统常见的滤食性动物,以浮游植物和有机悬浮颗粒物为食,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国内外学者证实,淡水贝类具有降低水体叶绿素a浓度、改善水质的显著功能。

放流行动:改善太湖水质的实际行动

产业升级与环境保护:江苏省的绿色发展之路

未来展望:以鱼治藻,构建生态平衡

太湖水质的改善,离不开以鱼治藻的生物治理方法。未来,江苏省将继续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通过构建生态平衡,为太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7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