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鱼鱼苗放养与培育,探讨其生态、技术及经济效益
作者:牧云老农•更新时间:5小时前•阅读3
银鱼,作为一种珍贵的淡水鱼类,其养殖产业在我国逐渐崭露头角。本文将从银鱼鱼苗的放养与培育入手,探讨其生态、技术及经济效益。
一、准备种苗培育池
我们要准备一个适宜的种苗培育池。由于大银鱼开食时气温较低,池塘水质难以培育,尤其是轮虫密度低。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家鱼池肥水,并输入轮虫休眠卵,以迅速提高放养池饵料密度。
阶段 | 操作 | 目的 |
---|---|---|
胚胎期 | 放养 | 提高放养效果 |
孵化前1周 | 放入池中孵化 | 确保孵化成功率 |
2月底后 | 薄膜释放 | 便于获取饵料,提高成活率 |
在卵胚阶段,放养效果优于鱼苗。出膜前1周放入池中孵化,每亩放2万粒受精卵。池水深1~1.5米为宜。
首次饲养,可在天然水域中采集成熟亲鱼,现场进行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受精卵可在室内静水孵化,水温保持在4~6℃,经30~40天出膜。幼鱼2月底以后出膜,较容易获得开食饵料,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放养池提前施足肥,保证开食时有足够的饵料。施用充分发酵的粪肥,适当施用石灰水,经10~15天,水色转浓,轮虫就能达到相当密度。施肥量根据水色和水温控制,尽量使池水透明度达到40厘米以上。水深保持2米。
四、放养方法
银鱼鱼苗养殖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养殖方式,能够获得较高的养殖效益和经济效益。合理控制水温、饲料、饵料等要素,是银鱼鱼苗养殖的关键。
3. 放养技术的细节处理
4. 养殖实例:朱庄水库的实践
以朱庄水库为例,自1994年以来,市、县水产部门及水库技术人员多次调研、考察和研究,最终决定引进大银鱼卵增殖放流。经过十余年的摸索和实践,已成功完成了人工采卵、孵化等工作。水库从1994年以来,经过不断优化养殖技术,现在已成为当地银鱼养殖的重要基地。
5. 生态效益与市场前景
银鱼养殖不仅具有生态效益,而且市场前景广阔。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可以显著提高银鱼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银鱼养殖对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的追求,银鱼的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