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渔民误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
作者:田园茶香人•更新时间:5小时前•阅读3
江西永修县渔民近日在鄱阳湖水域作业时,意外捕获到一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在确认被误捕中华鲟生命体征正常后,渔民及时联系渔政部门,将这条珍贵的生命安全放归鄱阳湖。
渔民姓名 | 捕获地点 | 捕获时间 | 中华鲟信息 |
---|---|---|---|
徐祥仟 | 鄱阳湖松门山瓢牙头水域 | 2024年4月9日 | 全长52厘米,重约1.6公斤,为中华鲟幼体,无科研放养标记,应为天然苗种 |
近年来,永修县通过对水生野生动物的宣传和保护,渔民珍爱保护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的法律意识有了较大提高。此次渔民误捕中华鲟并放生的行为,展现了当地渔民对生态保护的重视和责任感。
据了解,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也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目前,我国现存中华鲟自然资源量仅2000余条,这次在鄱阳湖水域发生20多斤重的中华鲟在近几年都属少见。
鄱阳湖渔政局永修分局介绍,被误捕的中华鲟全长52厘米,重约1.6公斤,为中华鲟幼体,无科研放养标记,应为天然苗种。近年来,鄱阳湖水域已经明显改善,渔民捕获珍稀水生动物的报告也越来越多。
此次放生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大家纷纷表示,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
鄱阳湖畔,渔民意外放生中华鲟幼体
渔民的责任与担当
徐祥仟的举动展现了渔民的责任与担当。近年来,因为鄱阳湖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渔政管理的加强,渔民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徐祥仟表示,他深知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义务保护它们免受伤害。
渔政部门的迅速响应
中华鲟的保护与未来展望
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像徐祥仟这样的渔民,能够积极参与到中华鲟的保护工作中来,共同守护这片水域的生态平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