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银鱼生活在淡水中,以浮游生物为食

它们通常生活在清澈的水域中,以浮游生物为食,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判断一种银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鱼,主要依据其生活环境和生态习性。淡水银鱼因长期在江河湖泊等淡水环境中生存繁衍,其生理结构和食性均适应了淡水环境;而海水银鱼则相反,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策略与海洋生态系统紧密相连。

银鱼生活在淡水中,以浮游生物为食

五月枇杷黄熟之时,正是银鱼上市之季。每当此时,洞庭湖畔,商贾云集,皆缘于银鱼,已成为洞庭水乡历年的又一风景。洞庭湖银鱼在长期繁衍中,分为好几个品种,其中以短尾银鱼和寡齿短吻银鱼为上品。这两种银鱼体长8厘米左右,通体洁白无鳞,若无骨无肠而呈半透明状,既肥嫩,又鲜美。

特征 描述
形状 细长,略呈圆柱形,后段侧扁
颜色 体色透明或乳白,有时带有银色光泽
大小 成鱼体长约10-15厘米
口部 口大,位于头部前端,上下颌等长
特殊结构 无鳞,有细小的骨质环

在繁殖季节,它们会迁移到浅水区产卵。栖息习性方面,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干流流经九省,汇集无数大小支流,浩浩荡荡地注入东海,整个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宜昌以上的上游江段比降陡峭,河谷狭窄,水流湍急,出三峡后的长江中游比降和缓,河床宽阔。

海鱼和淡水鱼是生活习性差异非常大的两种鱼,银鱼则属于后者。当银鱼在繁殖季节进行繁殖的时候,它们一般会到淡水中来。虽然银鱼属于淡水鱼,但它们有的生活在近海地区,有些则直接生活在内陆的淡水流域之中。

在池塘中,银鱼能发育至性腺成熟并自行产卵。性原发育及产卵特征与天然水域基本相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12月下旬-1月下旬为产卵高峰期。在带有水草的硬质底池塘,产卵较集中,受精率可达80%-90%。

银鱼生活在水域的上层或中层,以浮游动物、小虾、小鱼为食。此外春末夏初,产卵季节、河塘岸边有水生植物的地方也是鲤鱼喜欢的去处。也有些银鱼逆流而上,进入淡水湖生活。

大银鱼是一种生活在淡水水域中的小型鱼种,它属于鲑形目、银鱼科、银鱼属,是银鱼家族中比较重要的成员。同时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的数量最少要达到每升50万个,氨氮的浓度控制在百万分之0.015以下,浮游动物在每升1.2毫克以上。大银鱼个体的年平均产卵量能够达到2000粒,繁殖期的雄鱼体长为9-17.5厘米,雌鱼为9-21厘米,在繁殖季节的雌性大银鱼性腺约占自身体重的32%左右。

银鱼属于淡水鱼,平时在近海生活,只有生殖时期才会跑到淡水中繁殖,平常是吃浮游生物为主。银鱼是一种半透明状的鱼类,样子十分好看,在生活中也...

桃花鱼喜欢生活在水流清澈、水草繁茂的山间溪流中,以水生昆虫和小型甲壳动物为食。银鱼,全身透明,色泽如银,体型细长,看起来小巧玲珑。春季是沙...

在池塘中多生活于中下层,除缺氧外,极少发现在上层活动,如池周、池底有水草,往往钻入其中。仔幼鱼有较强的趋光性,夜晚用灯光能将其诱集成群,因此可用此法来检查其生长和摄食情况,成鱼无此特性。

幼鱼出膜后10日龄开食,饵料为轮虫。以后逐步选择较大易得的浮游动物为食,顺序为无节幼体、桡足幼体、枝角类和桡足类成体。银鱼为肉食性鱼,以小型的鱼虾为主食。

银鱼的生活习性探秘

银鱼生活在淡水中,以浮游生物为食

银鱼作为一种重要的淡水鱼类,具有很高的养殖价值。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银鱼养殖已成为淡水渔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未来,银鱼养殖有望在淡水渔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7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