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元养殖技术:探讨土元高效繁殖与养殖方法
养殖条件 | 温度 | 湿度 |
---|---|---|
活动温度 | 17~38℃ | 75~80% |
最适温度 | 23~32℃ | 适中 |
人工养殖土元必须恒温立体养殖,适合活动的温度为17~38℃,最适温度为23~32℃之间。在这样的温度下,土元可四季生长产卵,科学合理的饲养从幼虫至成虫需用7~8个月,最短时间为6个月。一间饲养室每年可生产两批成虫。
临近孵化后期,若虫大部分破壳而出,这时每2天收取若虫1次。其方法为,先用6目筛把卵鞘筛出,筛的若虫和饲养土再用17目筛过筛,一些细土粒和粉螨幼虫被筛除,剩下的土元若虫和孵化土置于容器中饲养。
卵鞘的保存与质量
孵化过程中发现孵化土过干也不能直接喷洒水,直接洒水卵鞘侧面的气孔容易被堵塞,影响卵子代谢,降低孵化率。正确的方法是当孵化土过干的时候,应把拌有卵鞘的孵化土筛出,加水调好湿度后重新拌入;或用新配制的孵化土调好湿度拌入。
孵化时间随气温的变化而不同,5月份开始孵化的到7月底可全部孵出;8月上、中旬的卵鞘,到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孵出。温度恒定,孵化期也比较稳定。
适时分仔与饲养管理
特别需要注意,母土元在养殖过程中,母土元常常会吃掉幼虫和卵,因此,当幼虫可以自行活动觅食以后,应当及时把母土元移入另一池内,同时,幼虫也应当进行分档饲养。
土元卵块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晚秋、冬季和早春气温比较低的条件下,土元卵块就需要加温孵化,人工加温促进卵子内胚胎发育,完成孵化工作。
饲料配置与采收加工
土元属于杂食性的动物,它的动物性饲料包括蚯蚓、蟋蟀、蝼蛄和各种动物下脚料等,植物性饲料包括麦麸、米糠、饼粕、粉渣、豆腐渣、玉米、碎米及青菜叶、包菜叶、南瓜花、桑树叶、瓜果皮等。
当母虫长大成熟、产卵数量明显衰退时,就要及时采收。采收时用8mm筛子筛出,然后放入沸水中将虫烫死,捞出后放入清水中淘洗干净,再放到太阳下晒干出售。
养土元用到的设备很简单,小规模饲养的话用塑料盆就可以了,要是想从事大规模养殖土元,可以采取立体多层饲养台的方式。实践证明,这种饲养台可以使室内的温度比平面池高6-10℃,让土元生长发育加快,完成一代仅仅需要7个月左右,年产量明显提高。
科学管理是人工饲养土元是获取成功的关键,螨虫则是饲养土元中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防治方法可以用三氯杀螨砜和20%螨卵酯粉剂以1:400倍比例稀释液拌入饲养土内,也可以通过及时更换饲养土或者用油条、骨头、南瓜花作诱饵的方式来去螨。
关于土元养殖技术:探讨土元高效繁殖与养殖方法。的部分结束了,现在聚焦于土元高效繁殖案例解析。
土元养殖,一门独特的农业技术,其高效繁殖过程堪称一门艺术。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解析这一技术,揭示其背后的奥秘。
土元养殖:温度与湿度控制的艺术
孵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孵化时间与温度的关系
土元的食性广泛,包括各种植物叶、水果皮、瓜瓤以及麦麸、谷皮、油渣等。按饲料性质不同,土元的饲料可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和矿物性饲料3类。在饲料配置方面,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搭配。
劣质卵鞘外壳有明显的起伏卵影,捏开后看不到白色的鲜乳浆,卵粒全部干瘪。有的卵鞘已受损破坏,内部已发生霉变。有的卵鞘锯齿状小齿处被泥粘住或已经生白色或绿色霉菌,其卵粒已僵化死亡。还有一些卵鞘色泽较浅,呈黄绿色,这些都属于劣质卵鞘。
优质卵鞘表面看卵籽鲜褐红色、饱满、通气孔锯齿清楚;用手捏开为白糊状。购买卵鞘时,把卵鞘摊平,用对角线从4个角和中心5个点取样,每点随机抓15~20个卵鞘,然后按上述方法检查,找出劣质卵鞘数,然后被总数除,计算出劣质卵鞘的百分比。
人工控温孵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与加温饲养相结合,在控温饲养室内孵化;另一种是人造小型恒温装置。因孵化出的若虫必须控温饲养,所以普遍采用与加温饲养相结合进行人工控温孵化。
土元要经产卵、若虫、成虫才能完成一个世代。雄虫成熟约需8个月;雌虫成熟需9~11个月。6~10月为交尾期,雌虫交尾后1周产卵。人工卵化时,将一陶钵放入大铝锅内,然后将卵块和孵化用泥拌匀,放入钵内。锅与钵之间加水,给锅加热,使水温保持在32~35℃。40~60天后即可孵出若虫。
因为人们对土元养殖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土元养殖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土元养殖技术将更加成熟,养殖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