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叶枯病是常见病害,影响茼蒿生长
作者:田园茶韵者•更新时间:6小时前•阅读3
茼蒿,作为我国常见的蔬菜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只是,在茼蒿的生长过程中,叶枯病却成了农民朋友的一大难题。为了帮助大家有效防治茼蒿叶枯病,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一、茼蒿叶枯病症状及危害
茼蒿叶枯病主要侵染叶片,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淡灰色,边缘褐色。在高温条件下,叶片正背面均会出现黑霉物。后期病斑边缘会蔓延,导致叶片枯死,严重影响茼蒿的品质和产量。
二、发病条件
1. 病原菌在叶片上残存,湿度大,叶面结露,易发生叶枯病。
2. 病原菌通过气流传播。
三、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 | 具体措施 |
---|---|
药剂防治 | 1. 发病初期,使用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2. 每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
农业防治 | 1. 选择抗病品种;2. 及时用消毒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3. 深沟高畦栽培,避免串沟灌水或大量泼水。 |
生物防治 | 利用天敌昆虫等生物防治方法,降低病原菌数量。 |
四、注意事项
2. 选择合适的药剂,避免产生抗药性。
3.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茼蒿叶枯病是影响茼蒿生长的重要病害,农民朋友应引起重视。通过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叶枯病的发生,保证茼蒿的品质和产量。
1. 发病初期,可使用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1. 因地制宜选种抗病品种,及时用消毒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2. 深沟高畦栽培,有利于根系下扎、植株健壮生长。
3. 育苗移栽,改撒播为条播或穴播,提高播种质量。
某蔬菜种植户,在茼蒿种植过程中,遭遇了严重的叶枯病问题。通过采用上述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消毒土壤等,成功控制了病情,减少了经济损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