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茼蒿叶片
作者:农资贤友•更新时间:9小时前•阅读3
茼蒿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深受消费者喜爱。只是,在种植过程中,农户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病虫害问题,其中茼蒿炭疽病便是其中之一。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茼蒿炭疽病的危害、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茼蒿炭疽病的危害
茼蒿炭疽病主要危害茼蒿的叶片和茎。叶片染病初期会出现黄白色至黄褐色的小斑点,随后 为不定形或近圆形的褐斑,边缘稍隆起,直径约为2~5毫米。茎染病初期会出现黄褐色的小斑,随后 为长条形或椭圆形稍凹陷的褐斑,病斑绕茎一周后,病茎褐变收缩,致病部以上或全株枯死。湿度大时,病部会溢出红褐色液体,即病原菌的分泌物。
- 温暖多湿的天气,病害容易发生。昼夜温差大,结露时间长,或雾大雾多,易发病。
- 病地重茬栽培,发病重。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和过度密植的地块易发病。
- 偏施过施氮肥的地块和植株较易发病。
为了有效防治茼蒿炭疽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避免重茬;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
-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25%炭特灵可湿粉6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粉1000~1500倍液,或25%应得悬浮剂1000倍液进行喷施。一般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 生物防治:利用拮抗微生物或昆虫等生物防治方法,降低病原菌数量。
四、案例分析
某农户种植的茼蒿连续两年发生炭疽病,导致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经过调查分析,发现该农户种植地块排水不良,且连续两年种植同一品种的茼蒿。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该农户采取以下措施:
措施 | 实施时间 | 预期效果 |
---|---|---|
改善排水条件 | 当年 | 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
轮作 | 次年 | 降低病原菌积累,减少病害发生 |
选用抗病品种 | 次年 | 提高植株抗病性,降低病害发生 |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该农户的茼蒿炭疽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刚才聊了茼蒿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茼蒿叶片,影响产量和品质。,现在聊聊茼蒿炭疽病防治新策略。
- 气候因素:温暖多湿的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昼夜温差大、结露时间长、雾大雾多等条件均易引发炭疽病。
- 栽培管理:低洼地块、排水不良、过度密植、偏施氮肥等管理不当,都会导致病害的发生。
- 品种因素:不同品种的茼蒿对炭疽病的抗性不同,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是预防炭疽病的重要措施。
1.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避免连作;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25%炭特灵可湿粉600倍液、50%施保功可湿粉1000-1500倍液、25%应得悬浮剂1000倍液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喷药时注意均匀喷洒,喷匀喷足,一般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防治2-3次。
3.生物防治:利用抗病性强的茼蒿品种,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利用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多抗霉素等,进行防治。
- 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 调整种植密度,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 选用抗病性强的茼蒿品种。
- 使用25%炭特灵可湿粉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防治2-3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