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淡水小龙虾固着类纤毛虫病,由纤毛虫寄生引发

流行情况

淡水小龙虾固着类纤毛虫病,由纤毛虫寄生引发

该病可危害幼虾、成虾,多发生于水体有机质丰富、水色过浓的养殖水体中。尤其在养殖水体中种植的水草发生大量死亡后更为常见,为克氏原螯虾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收藏分享微信好友新浪微博朋友圈QQ空间QQ好友评论打印字号

淡水小龙虾常见病固着类纤毛虫病

固着类纤毛虫为纤毛纲、缘毛目的种类,缺少体纤毛,体形态多样,单个或群体生活,营浮游或固着生活。常见种类有累枝虫、聚缩虫、钟形虫等。

防治方法

方法 具体操作
硫酸锌粉 全泼泼洒“硫酸锌粉”
中博高/中博金珠 第一天全池泼洒“硫酸锌粉”,第二天全池泼洒“中博高”或“中博金珠”
活力66+磷酸氢钙或磷酸二氢钙 第一天全池泼洒“硫酸锌粉”,第二天全池泼洒“活力66+磷酸氢钙或磷酸二氢钙”

纤毛虫是固着生活,故名"固着类纤毛虫",因为大多数种类的纤毛虫只和水生动物仅是"体外共栖而非寄生"的关系,只依靠摄取水中的有机营养物质生活,适合在有机质多的水域中生长繁衍。在清新、无有机质的水中,纤毛虫则得不到充足营养,生长繁殖被抑制,继而死亡。

水生固着类纤毛虫病是虾蟹以及鱼类的一种寄生虫病,该虫主要发生于虾蟹水生动物。聚缩虫病是甲壳类养殖动物易患的疾病,大量附着于鳃上时,影响鳃丝的气体交换,会引起缺氧而窒息死亡或继发细菌感染;大量附着于体表和附肢时,形成许多棕色或黄绿色绒毛,头胸甲发黑,全身...

固着类纤毛虫常与丝状藻类或其他原生动物共存,在虫体之间还粘附一些单细胞藻类、有机碎屑和污泥等,从而使寄生部位发生色泽变化,如变为黑色俗称为“黑鳃”,这与鳃部附着的污物颜色有关。

特别提示

  • 克氏原螯虾脱壳期间禁止使用药物全池泼洒;
  • 如克氏原螯虾体表有大量的丝状藻类附着时,可在使用“硫酸锌粉”全池泼洒前,先用一次“苯扎溴铵溶液”全池泼洒。

固着类纤毛虫在虾体大量寄生后,肉眼即可看见一层灰白色、浅绿色的绒毛状物,全身粘满污物,妨碍虾的活动、摄食、脱壳,影响虾的生长。小龙虾蜕壳不遂,养殖户要及时注意补钙。

患病的虾池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物多,由纤毛纲的多种原生动物寄生引起,如聚缩虫、单缩虫、累枝虫和钟形虫等纤毛虫大量繁殖导致。

病原由各类固着类纤毛虫寄生引起。固着类纤毛虫是以细菌或有机碎屑为食,并不直接侵入宿主的器官或组织,以宿主的体表和鳃为生活的基地。

注意事项

  • 该病多发生在5月左右,也常与固着类纤毛虫病并发;
  • 副溶血弧菌引起的小龙虾患病其主要原因是投喂冰鲜海水杂鱼;
  • 治愈后,为防止病情反复,建议全池泼洒活力66或双效粒粒底改素以改良水质...

纤毛虫病是由累枝虫、聚缩虫、钟形虫和单缩虫等固着类纤毛虫,成群附生在小龙虾体表、附肢、眼和鳃上所引起的。在水温及其他条件适宜情况下...

淡水小龙虾固着类纤毛虫病,由纤毛虫寄生引发

1. 全池泼洒硫酸锌粉,以抑制纤毛虫的生长。

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2. 若小龙虾体表有大量丝状藻类附着时,可在使用硫酸锌粉前,先进行一次苯扎溴铵溶液全池泼洒。

某养殖户在2019年5月发现小龙虾出现食欲下降、活动迟缓等症状,经过检查,确诊为纤毛虫病。采用上述防治措施后,小龙虾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得以减少。

因为小龙虾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纤毛虫病的防治问题将愈发受到关注。未来,我们有望通过不断研究和创新,找到更加有效、经济的纤毛虫病防治方法,为小龙虾养殖业保驾护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7067.html